為什麼堅持,想一想當初(六) ---- 水餃皇后完結篇
認識到人的發展性,就是妳的選擇和努力,可以改變的環境與命運。
更多的人在默默無聞的努力,當她們走過漫長的人生路,回頭再看,就會發現人生處境,已經大為改觀。所以,這是一條「經濟自由線」。
明察趨勢、敢於行動的人,總會遇到她們特有的機會。其實有很多這樣的人士,改善自我認知,通過自己的選擇和努力,走出命運的低谷,獲得展望未來的更好機會。所以,最後的出路和機會也不一樣。
認識人性,說透了就是認識自己。
認識到自己心中的糾結與殘缺,就是認識到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苦傷;
認識到人在社會上的表現,充滿了無盡的矛盾與困惑;
認識到人之幼年的缺憾,會構成終生走不出的陷阱。
這時候,妳對人再也不會有恨意,再也不會有怨言。因為知道眾生皆苦,終不過是庸人自擾。
1985年,C小姐乘勝追擊拿出200萬積蓄,在香港設立第一家灣仔碼頭水餃工廠。辦廠之初,她給自己定下3條規矩。
第一,產品質量必須有保證
1986年春天,一個廚師週五下班發現麵粉不夠,直接在裡面溝水,被發現後還不認錯,憑老闆的名氣,點都有人買,隨便做就OK了。即炒。有高層提議做散裝冷凍餃子,理由是利潤高,但C小姐堅持不做,因為有餃子廠在袋裝冷凍餃子過期後,撕掉包裝袋,當散裝餃子賣。
第二,顧客是衣食父母
1995年6月,一位顧客來信,買五盒水餃,煮了兩盒全部開口。C小姐立刻開會找問題,後來發現是新來的一批工人培訓不徹底,導致包裝不好。
如果沒有這位顧客投訴,繼續這樣下去,會流失多少客人?後來,C小姐親自登門賠禮道歉,送上10盒餃子,並把那位顧客聘請為公司獨立協力廠商檢測師。
第三,對員工必須親善
C小姐自己吃了20多年的苦,對底層老百姓的日子感同身受。每年春節、端午、中秋佳節,臧健和都會親自下廚煮上水餃,給一線員工送過去。她要求人力資源部門倡導一種平等的文化,讓員工愉快地工作,體面地生活。
1995年,一部名為《水餃皇后》的電視劇在香港熱播,該劇講述了一些年輕人自力更生的奮鬥故事,C小姐便是其中主角的原型。灣仔碼頭的故事也通過螢幕播向了全世界,品牌知名度一時無兩。至此,C小姐臧健和帶著灣仔碼頭成為了實打實的水餃皇后。
1997年是C小姐人生的第二個轉折點,因為從那一年開始,灣仔碼頭由香港品牌真正的變為了中國品牌,並走向了世界。
當時,美國最大急凍食品生產商Pillsbury向灣仔碼頭遞了橄欖枝,雙方合資1000萬美元在上海新建的工廠在1998年投產,灣仔碼頭正式打入內地市場。其後,廣州、北京的生產基地也紛紛投產,產品走向全國。
其實在和Pillsbury合作之前,也出現過一個小插曲。就像當初拒絕日本人一樣,C小姐開始並沒有打算與美國人合作,她覺得吃著漢堡喝著可樂的美國人哪懂什麼餃子,還想做到全中國、全世界,簡直是白痴。
但當她參觀了美國人的工廠之後,開始改變想法,她覺得美國人雖然不懂餃子但是技術確實非常先進,人家有長處就該去虛心學習。原來我是井底之蛙,坐在小井裡沾沾自喜,以為做出了好產品,卻沒看到世界食品業的高科技管理、高科技機械,可以讓產品更加精益求精。
為產品更加精良,口感更加卓越,C小姐最終選擇與Pillsbury合作。有意思的是,Pillsbury幾年後竟被競爭對手General Mills收購。Pillsbury對灣仔碼頭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深遠的。
彼時,中國超市體系以及冷鏈物流設施尚不完備,General Mills以向超市贈送冷櫃的方式,使灣仔碼頭得以在全國迅速鋪貨。同時,其利用產品研發和管道能力,幫助灣仔碼頭開發出適合美國人的炒麵、炒飯系列產品,並順利進入美國商超。至今,灣仔碼頭在國內外擁有15家大型生產基地,產品出口到東南亞、北美、歐洲多個國家。
在水餃市場佔有率上,灣仔碼頭達44%,在廣州、上海更高達56%-60%,每年銷售額超過60億元人民幣。
有人說,C小姐是不幸的,被丈夫拋棄,遠走他鄉,身患重病。也有人說,她是幸運的,兩次遇貴人。
而我們看到的則更多的是她作為一個母親的倔強,以及作為一名企業家對品質的堅守、對顧客的在意和對發展的追求。
人間不值得。那乾脆看開點,開心點。認識到人生的至高意義與價值,衝出人性的迷障,就得以機緣問鼎於智慧極峰。
我們的認知就是這樣,從漏斗的底端一步步向上攀行。每行進一步,都會有豁然開朗的通達感。每上升一層,都會獲得無盡的心靈快感。
認知在哪個層級人,妳的人生就在哪個狀態。
擁有財富的人,多有追求智慧的衝動,因為他們有行動的力量。只有書本知識的人,卻多半和財富無緣,因為他們缺乏行動能力。
不要太功利。這個世界,人類競爭比拼的不是什麼學分成績,不是名校名師,不是專業科目,而是你對自我與社會的終極認知。說格局、說心胸、說視野,最終說的不過是認知。
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世相人心?
看明白了、想清楚了,心就靜了、做事就沈穩了。言談舉止,也變得優雅得體了。
認知不足,必困於心。舉目所見,只有一些毫無意義的東西,拼命求索,卻無改於自己的命運之分毫。認知在哪個層級,人生就處在什麼狀態。
如果妳不快樂、不開心,總是感受到壓力或是痛苦,又或是對自己的際遇自艾自憐,那就好好食碗水餃,梳理自己的內心吧。
灣仔碼頭創始人水餃皇后臧健和於2月8日逝世,終年73歲。
從認知的漏斗里爬出來,不做觀天於井的青蛙,而是迎著命運,接受自我,於智慧的巔峰,看大千紛紜,觀落英繽紛。豁達通明的認知,源自於不懈向上的嫻靜心境。
就像C小姐說的那樣:我並不認為我成功了,因為我的前面還有人,一個企業家永遠不可以封頂。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