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父母的態度,是妳最真實的人品


父母都不是聖人,總會有各種不完美。包容父母,足以包容天下

抱怨父母無能的人,本質上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因為自己的無能,便只能責怪父母的無能,這是將自己的失敗歸咎于父母的懦弱行為。

人,總是不完美的,父母生妳養妳,已經是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了,如今你條粉腸能健康地成長,已經是一種莫大的恩賜。

如果註定父母只能陪妳們走一段路,那為何不給他們多一些耐心和陪伴呢?善待父母,這不僅是一個人最大的教養,更是每個人都要學習的人生功課。


帖子裡,咬牙切齒地訴說著父母的種種不是,埋怨父母的不爭氣,幫不上自己的鴻鵠之志;他們數落父母的種種缺點。

是,必須承認,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很多失職的父母,但大部分的父母,不可否認,都是愛孩子勝過自己、甚至是生命。

我們的父母都不是聖人,總會有各種不完美,總會犯各種錯誤,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有時苛責,有時觀念古板,有時讀書太少不懂教育。但只要不是十惡不赦,只要他們曾無私地在我們身上傾注了足夠的愛,盡心盡力地養育妳們長大,這些錯誤,都可以被原諒。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都應該原諒父母的錯誤,原諒他們的不完美。

李小龍年輕的時候,隻身奔赴美國學習武術,他在美國遭受了很多種族歧視,甚至沒有人願意給他工作,後來等他終於成為享譽全球巨星之時,他的父親卻因病去世了。

李小龍回到香港之後,很是自責,一遍遍在紙上寫下:子欲養而親不待。

費玉清宣佈退出娛樂圈時,在信中寫的:當父母去世後,我頓失了人生的歸屬,沒有了他們的關注和分享,絢麗的舞臺讓我感到更加孤獨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此生只剩歸途。父母在的時候,不管你是健康還是病弱,也不管你年紀有多大,總覺得還有人幫你頂著一片天,但父母不在了,一切都只能自己撐著了這是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深切領悟的痛。

初聞不知其意,細思深感悲涼。父母在,不管妳是30歲還是60歲,都覺得死亡太過遙遠。父母一旦離去,一下子就明白了生命的短暫,一下子成了沒有父母的孤兒。

曾經有個老人到手機維修店,師傅檢查了半天,跟老人說手機沒壞。老人一聽到這話,瞬間就哭了:「手機沒壞,我的孩子怎麼不給我打電話啊?」

老人接不到電話,當下反應是手機壞了,也不願相信是子女淡忘了自己。何等的寂寥和悲傷。

小時候,妳們很渴求父母的陪伴,但長大後,怎麼就會忘了父母其實也需要妳們的陪伴。

每個孩子都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有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們都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中大這條廢L,日後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冇L。人性最可怕的惡,便是不懂感恩。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