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堅持,想一想當初(七)


都話呢度啲同學個個都係臥虎藏龍,今次又有條大魚上釣,呢條喺紐西蘭皇后鎮,遲下搬去基督城。讀新聞系出身,做過記者。佢話衣食住行是地球最大生意,衛星火箭這離地(球)產物也要撥入行之列了

佢知我鍾意太空船,登月,所以呢篇大作真係令我賞心悅目。

上世紀50年代,美蘇太空競賽,是國與國之間的較量,直到近年開始落入民間手裡,很大程度上是這玩意太燒錢,只有歐美巨富們的口袋夠深、眼界夠遠,承受得起漫長的回報周期,像「平流層發射號」Stratolaunch)試飛成功,背後就是微軟創辦人之一、已故的Paul Allen打造。




不論是Stratolaunch Systems Corp或是SpaceX,都是主力重負載商業航天發射市場,至於輕負載商業航天發射市場,目前可說是由南半球新西蘭的Rocket Lab獨霸天下。


被喻為航天界獨角獸(Space Unicorn)的Rocket Lab,創辨人是40出頭,生於新西蘭南島南端InvercargillPeter Beck。我們總是習慣將成功偉人的異常求學經歷掛在嘴邊,比喻長春藤大學中途綴學後在自家車庫/廚房如何如何,突顯其另類,而這公式無法適用於Beck

自小夢想製造火箭的Beck,其工程學知識,從自行研究單車、汽車開始。18歲那年從書本中開會研製燃料,造出火箭引擎後綁在單車上發射。高中畢業後當電器學徒,學習使用不同工具再轉為運用在研製火箭引擎上。

2006年,Beck 趁休假,跑到美國太空總署(NASA)、波音等天才雲集的地方參觀後,同年創辦Rocket LabBeck認為這些高手雲集的機構只著眼於登陸火星,但他認為未來人類對小型衛星需要愈來愈大,他想的是重點研發輕負載火箭。


跟動輒數千萬美元的可重用火箭不同,Beck的火箭,發射成本介500萬至600萬之間,負重量是300公斤左右。透過3D印技術及納米科技,讓Beck能夠提高火箭生產頻率同時降低生產成本。


Rocket Lab首枝火箭Atea一號(毛利語為太空)於2009年在新西蘭發射成功。其後輕盈火箭Electron2017年至2018年之間,於新西蘭北島综合发射设施進行5次發射,4次成功一次失敗,打破航空科技由北半球國家、企業壟斷局面,Rocker Lab的客戶或贊助單位,包括NASA,美國空軍。

以往,發射火箭可是年度重點項目,然而Rocker Lab今年已落實12次發射項目,所負載的衛星進入軌跡後,將進行地球觀察、衛星雙向通訊及交通監控等任務。Beck 預計未來4年將發射2300衛星上太空,當下最重要任務是提高火箭的產量。

目前全球大約近120家企業開拓商業航天發射市場,摩根士丹利最近點名Rocker Lab儘管缺乏億萬富豪支持,但仍成為業界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之一。(實情是Rocker Lab其中一主要投資者是矽谷風險投資公司傳奇人物Vinod Khosla,身家不少於20億美元)。


Beck早年接受訪問時表示,中學時學校提供升學就業輔導,他無法在志願表上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業,被就業顧問形容荒唐及不務實。如果當年Beck意志受動搖,那就沒有今天憑自修而成為火箭專家

@Sputnik, New Zealand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