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真正的可怕的地方在哪兒?(七) ---- 日本養老機構為何迎來參觀熱潮?


近年來,赴日本參觀護理、養老機構的人越來越多,多到甚至超出對方的接待能力。有些機構索性謝絕參觀,或收取一定參觀費用。儘管如此,仍有不少日本養老機構一如既往地積極接待參觀人員,細緻地介紹日式介護等養老護理體系。

關於養老護理,我們為什麼要專程去日本?到底去看什麼?又有何感想?簡單來回答,是因為全球少子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劇,而日本養老產業的豐富經驗值得借鑒。

赴日參觀熱潮蜂擁而至,有的為了學習經驗,有的為了尋求業務夥伴。日本早在20年前就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產業發展成熟,介護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在介護、養老領域確實稱得上是全球的前輩。

柴總是某國前駐日大使武官,回京後從事日中養老相關工作,去年開始,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某國政府出臺各種優惠政策,積極促進民間資本和外資參與老年護理養老行業。







上海、青島等地率先開始進行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試點推廣,具體內容規定仍在摸索中。今後,養老護理產業預計將成為市場前景良好的朝陽產業,從國企、大型上市公司、房地產開發商、保險公司,到期待業務轉型的各行業公司,紛紛涉足養老領域,試圖在長期護理市場分一杯羹。這些企業多數都是首次進入養老行業,對於如何經營長期看護業務更是摸不著頭腦。他們赴日參觀養老機構,往往更傾向選擇針對富裕階層的高級護理機構,更重視硬體設施,比如玄關是否豪華、建材是否高級、房間是否寬敞、傢俱是否高級等等。

換句話說,大家參觀的重點在於如何迎合有錢佬的喜好,對於養老理念、介護的本質等服務層面並不感興趣。

如今,某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突破2.4億人,佔總人口的17%在長期以來的計劃生育政策影響下,今後壞人好人紛紛變老,社會少子老齡化進一步發展,老年人口將迅速增加。

柴總的日中福祉醫療協會開張時,在帝國酒店開發佈會。安倍送來題字,厚生省大臣也過來,他說,位於東京銀座、千代田一帶、頂級老年公寓就很受歡迎但屈指可數。

我們参觀的這座公寓坐落在千代田繁華街道不遠處的岔道上,整座大樓靜謐雅致,擁有300戶以上房間,入住者大多是生活能夠自理的老年人,主要是企業家、原外交官、明星藝人等。入住先比「留位費」,單位可租可買,再付老人公寓月費。

高高的天花板,開放式建築結構,媲美Aman Hotel五星級酒店的高級餐廳,處處洋溢著與日本普通介護機構完全不同的高級感。入住費用超過5000萬至1億日元也照樣人滿為患,排隊等候入住者大有人在。



這幾年來,某國遊客的參觀意向開始發生變化,參觀重點逐漸從硬件設施轉向服務理念。究其原因,在硬體設施方面,暫且不論功能性和合理性,單從豪華奢侈來看,某國的高級養老機構很快就輕鬆趕超日本。目前在全國各地興起的一站式養老社區就很具代表性,但多數購買者是為了地產投機交易,而非居住目的。

要投資,仍是東京首選。

日本養老服務是在基於「尊重個人意願」理念的日式護理中,老年癡呆症護理、康復訓練、護理飲食等尤為熱門。在日本業界理念中,養老護理機構應當成為家的延續,因此老年人在入住時,基本都可以攜帶在自己家裡用慣的傢俱、日用品等,進一步營造家的熟悉氛圍。

日本的養老護理產業,最基本的理念是自立支援。為了阻止和預防身體機能退化,哪怕是需要養老護理的人,也要儘量鼓勵他們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看護人員給予適當的支援幫助。

日本鼓勵老人儘量用牙齒咀嚼進食,為此不僅與牙醫協作定期安排口腔檢查,而且會根據入住老人的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安排不同種類的飲食,很重視營養、軟硬程度、菜色、樣式、口感等。令這些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餐食入口即化、漂亮的擺盤令人食欲大增等等。甚至也有人會特意購買日本這些針對吞咽困難老年人推出的流食、柔軟食物的食譜書。




在老年癡呆症護理領域,日本提倡個別護理,看護人員在深入瞭解每位老人的人生軌跡、性格、愛好等基礎上,更多是以「幫助支持這個人自己生活的態度」來提供護理服務。這就意味著,需要護理的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擁有選擇自由。在一些針對老年癡呆症高齡患者的小型養老院裡,入住老人們和員工一起做飯、洗衣、打掃衛生,過著和在自己家裡基本一樣的日常生活。

參觀日本護理機構時,經常碰到一些小事。比如,日本養老護理機構的房間都是不鎖門的,很多參觀者都對此很驚訝,經常質疑不鎖門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萬一老人走丟了怎麼辦。

再比如,有一次我隨團參觀某特別養老療養院,工作人員帶著裝在包裡的紙尿褲進入房間,準備給老人更換。「為什麼特意把紙尿褲裝在包裡呢?」「這主要是考慮到入住老人的感受」,也就是重視排泄這一生理行為中包含的個人隱私和個人尊嚴。

尊重個人、以人為本,這是日式看護的本質,也是超越國界的養老護理之本。如想安排參觀,PM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