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一生,其實做一兩個deal就夠(十一)

美國時間 510號,Uber45美元的發行價登陸紐交所。為了融資,近十年來Uber幾乎把能融的錢都融了,投資方數量也達到了驚人的90多個,其中包括Alphabet、微軟、Benchmark、紅杉資本等。

自從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以來,美國股市已經很久都沒有一隻股票像Uber這樣引來如此高的市場關注度了。這家公司擬上市籌資81億美元,其IPO將列入美股史冊,成為今年以來美股最大規模IPO,也是2014Baba在紐交所上市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IPO交易。世上再沒有其他公司像 Uber 一樣這麼廣為人知、融了這麼多的錢,做了這麼多承諾,然後表現這麼差。Uber上市首日收跌7.62%,報收41.57美元,盤後繼續跌,截至收市值跌破700億美元,至697億美元。

Uber上市賺得最甘的是Benchmark Capital:早在2011年,作為Uber的首個機構投資者,Benchmark當年投的900萬美金,再加上後續又跟投的一些Series A,共拿到1.5億股Uber股份,占11%。隨著Uber上市,現在已經變成了70億美金。回報率足足有600餘倍,

在矽谷不計其數的VCBenchmark很老。但依然穩居頂級A Team陣營,早在1997年就投資了eBay,陸續投出 TwitterYelpSnapchatInstagramDropbox等公司;

帶領Benchmark的舵手是Matt Cohler,這位現年僅42歲的風險投資家2015年己經是Forbes 40 Under 40Matt經手的科技企業,往往都能成為明星級公司。

當年,他就是Facebook7號員工,他的人生夢想是做一名色士風演奏家。


Benchmark持有1.5億股Uber股份,持股比例11%,是僅次於日本軟銀(持股比例16.3%)的第二大股東,略高於Uber創始人Travis Kalanick(持股比例8%)。按照Uber設定的45美元IPO發行價,Benchmark持有的Uber股份在上市後價值約70億美元左右。

早於2011年,Benchmark已經參與Uber種子輪融資時,Benchmark的參投金額為區區900萬美元,每股成本僅0.073美元。後來,Benchmark追加了投資,累計投資額曾升至1.2億美元。

這依然相當於超過600倍的獲利,將是現代史上表現最出色的風險投資交易之一。

從不到1億美元到最多變為超過70億美元,Benchmark的投資回報要比最大股東軟銀多得多,孫正義一年前才參股Uber,代價高達77億美元,按照45美元的發行價,這筆投資最多約100億美元。也就是說,軟銀的獲利還不足一倍。以此推算,BenchmarkUber上市最大的贏家。

而當年Uber醜聞危機最嚴重的時候,Benchmark正是那個最積極推動踢走創始人Travis Kalanick的股東。

Matt出生於一個創業商人之家。他身為移民的外祖父發明瞭圓珠筆筆尖,但一分錢也沒賺到,因為他賣掉了專利,去世時身無分文。他還與某國有一些淵源,他在Yale讀書時修讀過中國歷史。在獲得音樂理論、電腦科學和金融榮譽學士學位之後,他去了McKinsey位於北京分公司,職位是管理顧問。這可以說是他步入矽谷成功之旅的起始點。

2002年,也就是從Yale畢業兩年後,Matt遇到了或許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時任PayPal執行副總裁的Reid Hoffman,肥仔Reid是一位知名的矽谷風險投資人。他在創業及投資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老占老博關於他的BlogN篇。肥仔Reid1997年參與創建的第一個公司就是一家約會配對社交平臺SocialNet.com。這一概念遠遠領先於時代,直到七、八年後,社交網路才逐漸變成一種行業趨勢。

兩人一見如故。順理成章地,Matt很快成了肥仔Reid的馬前卒,幫助後者在那一年啟動了新的創業公司LinkedIn。伴隨著公司發展壯大,他擔任過VP, MD職位,是肥仔Reid最得力的助手。

LinkedIn的那些日子裡,Matt學會了所有與投資社交媒體公司有關的事,真正具有了VC的思維。又過了兩年,也就是2004年夏天,Matt新認識了一位廢青企業家,他的名字叫Mark Zuckerberg。第二年,他就加入了Mark的公司,是第七號全職員工,也是公司第一位空降的高管。

他最初的職責就是……..(未完)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