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資 —— 鮑威爾後,市場進入英偉達 + 台積電時間
八月末,金融圈、科技圈大佬輪番炸場,繼鮑威爾Jackson Hole講話放鴿之後,華爾街的目光將齊聚英偉達。
週三,這家AI晶片巨頭將發佈備受矚目的財報。Wedbush分析師Dan Ives將其稱為多年來最重要的科技收益。
我們認為,將是今年股市最重要的一周,也可能是多年來華爾街最重要的一周,因為人工智能教父黃仁勳即將發佈英偉達第二季度財報。Ives表示。
英偉達的成績單,不僅關乎自身,更連帶著全球科技乃至金融行業產業鏈。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預計,英偉達最新一季收入增長預計將放緩至113%,營收將升至287億美元。
投資者對AI熱潮的熱情可能有所降溫
在AI市場上,英偉達憑借其卓越性能一直處於領先地位。Alphabet、微軟和Meta等巨頭對英偉達的持續青睞。他們不惜重金,只為爭奪AI領域的制高點,以期訓練出更強大、更智能的AI模型。
即便如此,投資者仍心存疑慮。質疑聲開始出現:“AI被炒過頭了”、“大型科技公司估值過高”、“市場對AI的需求量過於樂觀”……
尤其是英偉達,儘管股價自今年年初以來飆升了168%,但根據 Koyfin 的數據,該股在6月中旬達到135美元左右的峰值,此後一直停滯在略低的水平。
此外,投資者對AI熱潮的熱情可能有所降溫,也體現在英偉達收入的增長正在放緩。該公司經歷了一段過山車般的財報之旅:收入從2024財年第一季度的同比下滑13%,到同年第四季度強勁增長265%。
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預計,這種高速增長難以持續。下周即將公佈的2025第二季度數據,預計收入增長預計將放緩至113%,營收將升至287億美元。同時,預計明年7月份季度的收入將達到400億美元,增幅僅為40%。
三萬億市值,是歷史性時刻的開始?
儘管股市波動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但Ives強調,當前的科技發展仍具有長期價值。他表示:
我們正處於一個類似1995年互聯網歷史時刻的開始,而非1999年的泡沫時期。他補充說,在英偉達GPU上每花費1美元,科技行業就可以獲得8到10美元的額外收益。
目前,英偉達市值已經來到了三萬億。而標普500指數的平均成分股只有990億美元,其中位數的股票只有360億美元。
英偉達一家公司的價值,就超過了世界上除中國、英國、印度和日本以外的所有國家的整個股市。
市場正屏息凝神,靜候這家AI巨頭的財報數據。
台積電股價目前為 175 美元,具有強勁的上漲潛力
台積電 ( NYSE: TSM )在人工智慧和高效能運算等先進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是其成長的主要動力。其策略性收購能力也鞏固了其市場領導地位,並使其能夠繼續滿足對先進晶片解決方案的更大需求。
該公司專注於快速成長的人工智慧和高效能運算市場的最新尖端解決方案,使其成為全球數位轉型領域趨勢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2024 年的平均目標價為 210 美元,與 0.786 的 3 點斐波那契回撤水準非常接近,表明潛在的強勁阻力點可以作為中期上漲的目標。樂觀的目標價為 248 美元,與 1.236 的斐波那契延伸相匹配,反映瞭如果看漲勢頭持續,潛在漲幅的上限。
相反,悲觀的目標價 168 美元與 0.382 斐波那契水平一致,表明如果看跌條件佔上風,可能存在支撐位。相對強弱指數 (RSI) 為 60.92,顯示看漲勢頭溫和,線趨勢呈向上反轉。看漲背離的存在增強了繼續上漲趨勢的可能性。 RSI 與 50 左右觸地多頭設定一致,顯示近期低點可能成為進一步上漲的堅實支撐基礎。
成交量價格趨勢 (VPT) 也呈現正向反轉,VPT 線呈上升趨勢,達到 1.408 億,超過其 1.3349 億的移動平均線。成交量增加支持了投資者信心的增強,可能推高價格。基於此趨勢,多頭設定將在 VPT 移動平均線觸地時出現。這進一步支持了看漲技術前景的概念。
最後,考慮到每月的季節性模式,8月實現正回報的機率為56%,技術指標顯示短期內潛在收益的環境有利。
無可比擬的資本開支
台積電以 5.306 億美元收購了群創光電台南平板顯示器工廠。這項創造根本價值的策略性舉措與台積電應對人工智慧晶片日益增長的需求的舉措相一致,即擴大其核心業務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市場需求。
台積電可能會透過重新利用該設施來擴展其晶圓上晶片基板能力,從而克服先進封裝的供應限制。在對人工智慧相關核心技術的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這是一個瓶頸。
此外,這項投資可能在 2025 年底前使其 CoWoS 產能翻倍。這種擴張的必要性源自於對人工智慧晶片的需求,而這種需求為台積電現有的封裝產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CoWoS 產能的擴展反映了一種專注的策略,即抓住需要先進封裝解決方案的人工智慧和高效能運算 (HPC) 市場帶來的市場成長。
此外,此次收購也體現了台積電的垂直整合策略,旨在控制半導體製造過程的更多階段。此舉可能會透過減少台積電對第三方先進封裝的依賴來提高利潤率(從長遠來看)。台積電是一家人工智慧技術供應商,考慮到人工智慧市場可能會呈指數級增長,這項投資可能會帶來高額的商業回報。
台積電2024 年的資本支出計畫著重於透過對先進技術的策略投資實現長期成長。該公司已將資本支出範圍縮小至300 億至 320 億美元。
其中,70% 至 80% 的資本支出用於先進製程技術。此外,10% 至 20% 的資本支出用於專業技術,另外 10% 用於先進的封裝、測試和掩模製造。這種配置反映了其對生產能力建構的敏銳態度。
此外,台積電的資本支出策略擴大了生產能力並提升了其特定技術能力,以滿足對 AI、HPC 和 5G 應用日益增長的需求。這種方法確保台積電能夠為其客戶提供最先進的半導體和封裝解決方案。
高資本支出下的獲利壓力
從台積電的股價表現可以看出,高資本支出與股價成長之間存在高度相關性。該公司先前對先進技術(5N 和 3N)的投資在隨後幾年持續帶來更高的收入和市場份額。
例如,台積電的資本支出策略已推動其對 3 奈米 (N3) 和 5 奈米 (N5) 技術的持續投資,這兩項技術目前已成為該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分別佔15% 和 35%)。這種模式可能會持續下去,因為目前的投資將隨著對 AI 和 HPC 技術日益增長的需求而產生收入成長。
由於資本支出策略,台積電領先的半導體代工市場可能支持其成長潛力和廣泛的客戶群。在新的 Foundry 2.0 下,該公司的市佔率在 2023 年為 28%,並可能在 2024 年進一步增加。 Foundry 2.0 的定義包括封裝、測試、掩模製造和其他先進的後端服務,這些服務將受益於收購該工廠。
台積電 2024 年第二季的業績表明,其業界領先的 N3 和 N5 技術需求強勁。然而,這些先進技術的升級帶來了利潤壓力,可能會阻礙快速成長。第二季毛利率為 53.2%,季增 0.1%。然而,這項改善被 N3 技術升級帶來的利潤率稀釋部分抵消。
向 N3 的過渡及其相關成本(包括 N5 到 N3 工具轉換以及電價上漲)增加了成本結構。雖然第三季毛利率可能上升至 54.5%,但 N3 產能提升帶來的持續利潤率稀釋對維持高獲利能力構成風險。
考慮到先進技術部分(7 奈米及以下)佔台積電晶圓收入的 67%,利潤率影響在數字上是顯而易見的。向新節點的過渡對於保持技術領先地位至關重要,但成本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光是 N3 技術就可能帶來大量資本支出,進一步壓低利潤率。資本支出和利潤率之間的關係在這裡至關重要。台積電 2024 年的大部分資本預算都集中在 N3 等先進製程技術上。這種高水準的資本投資可能會限制短期獲利能力,並對利潤率造成下行壓力。
此外,高電費也為利潤率帶來了另一層壓力。隨著台積電在營運成本較高的地區(歐盟和美國)擴大製造足跡,其維持利潤率的能力將面臨挑戰。即使營收成長保持強勁,不斷上升的製程複雜性、尖端技術成本和地區成本差異也可能導致獲利能力低於預期。即使 N3 收入正在實現,毛利率仍低於長期平均水平,這可以從毛利率下降的模式中看出。
策略性收購和對先進技術的投資增強了台積電的成長潛力。然而,N3 等先進技術的發展帶來的利潤壓力仍然難以密切關注。儘管如此,台積電在快速擴張的 AI 和 HPC 領域的定位繼續推動其積極的前景。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