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 —— 比誠哥還有錢的泰國教父,去世後泰王親自火葬
一個人生前的影響有多大,從他的葬禮就能看出。
他生前一口氣捐出500億美元,比李嘉誠還要富有,被稱為亞洲十大富豪之首,他去世後,萬民哀悼,泰王親自為其火葬。
在泰國有這麼一位華商,1988年去世時泰王親自舉行火葬儀式,無數泰國民眾包括皇室成員紛紛前來為其送行。
到現在,泰國還有著他的紀念館和銅像,他就是Asian Godfather陳弼臣。
他是泰國盤谷銀行創始人,Bangkok Bank幾乎等同泰國中央銀行。世界上捐款的人有很多,像陳弼臣一樣豪氣的卻寥寥無幾。
在他去世前,將自己一手創辦的泰國乃至東南亞最大的銀行——盤谷銀行,這一在當時就價值500億美元的私人銀行,無償捐給了全體泰國人民。
現在的盤谷銀行,是亞洲上最賺錢的十家銀行之一,在21個國家都有營業,地位基本上等同于泰國的中央銀行。陳弼臣說:這家銀行不屬於他們的家族,而是屬於泰國人民。
當時的盤谷銀行,可以說除了一個官方的認可,完全可以說是泰國的中央銀行。身為創始人的陳弼臣,將一個私人銀行發展到這麼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的艱辛不為人道。
熟悉泰國經濟的專家曾這樣評價盤谷銀行和陳弼臣:盤谷銀行戰後的崛起至今天,對泰國作出的貢獻,就經濟而言,至少使泰國的經濟步伐加速了10至15年。
誰又能想到,取得如此成就的陳弼臣,一開始只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兒子,還因家境貧寒上不起學,無奈輟學打工呢。
輟學借錢下南洋打工,苦力、小販、服務員,什麼都幹。
1910年,因生活所迫遠渡泰國謀生的陳子貴,有了第一個兒子,陳弼臣。沒有人會想到,這個鋸木廠員工家的兒子,未來會取得怎樣的成就!
從小,陳弼臣就被父親送回家鄉朝陽縣讀書。小學畢業後,陳弼臣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潮陽六都中學,但由於父親失業、家境貧寒,交不起學費的陳弼臣不得不輟學打工養家。
陳弼臣17歲時,向親朋好友借了8塊大洋返回泰國謀生。為了生活,陳弼臣什麼活都幹,當苦力搬運貨物,當小販售貨,在酒樓當服務員。
後來到進入當年木業界頗具規模的曼谷森興隆有限公司打工,才開始發跡。從雜役做起,提升到文員、會計,最後還成為公司的全權經理。
在朋友資助下創業。
1935年,在行業內積攢了許多寶貴經驗的陳弼臣,在朋友的資助下創辦了曼谷木業公司。自此,一發不可收拾。接著,他又開設了星原、亞洲商業等多家貿易公司,除繼續經營木材之外,他經營的業務範圍已經擴展到五金、文具、食品、大米、保險等行1944年,太平洋戰爭接近尾聲。34歲的陳弼臣,獨具慧眼地將目標定在了銀行業上。
當機立斷的陳弼臣,聯合幾位泰國商人,一起成立了盤谷銀行。銀行創辦之初,僅有20萬美元,陳弼臣也僅僅只是一名普通的董事。一直到1952年,陳弼臣才擔任盤谷銀行總經理,將盤谷銀行帶到了新高度。
1954年,眼光敏銳的陳弼臣率先在香港開設支行,而後又相繼在東京、新加坡、臺灣、紐約、雅加達、倫敦等處設立了分行機構。
到80年代,盤谷銀行已經成為著名的國際性銀行,在泰國擁有263家分行,在國外擁有15個分支機搆,員工近1.7萬名,資產高達500億美元。
1984年,《美國金融月刊》公佈了世界12位富甲天下的銀行家,陳弼臣名列其中。
陳弼臣不僅是著名的銀行家,還深受泰國政府的重視和民眾的愛戴。他曾擔任泰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主席、泰國中華總商會永久名譽主席、泰中友好協會顧問等職。
在陳弼臣的一生中,對泰國的公益事業捐款不計其次,涵蓋教育、文化、衛生等方方面面。他還設立了陳弼臣慈善基金會,獎勵貧苦學生。連《世界日報》都是他創辦的。
為了表彰陳弼臣的貢獻,泰國國王和政府曾多次頒賜他各種勳章,包括紅十字一等獎章、童軍榮譽獎章、自由榮譽勳章、一等白象大綬勳章。
到了80年代,陳弼臣幾乎已經獲得了泰國的所有勳章,甚至連泰王都對其非常恭敬。
1982年3月,美國《時代》週刊稱陳弼臣為泰國的頭號大亨、泰國的最大家庭企業王國的北極星。1985年,日本經濟新聞社《亞洲在飛躍》估計,陳弼臣家族財產估計達22億美元,居當時亞洲十大富翁之首。
1988年1月3日,陳弼臣病逝,終年78歲。在火葬儀式上,泰王親自點火,泰國民眾以及皇后、皇太子和整個國會成員親臨,緬懷這位為泰國作出卓越貢獻的華人金融鉅子。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