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資 ---- 日本市井文化的邊界線
譬如,日本有一部《有關風俗營業等的規制與業務施正化的法律》(簡稱「風俗法」),這是一部專門規範酒吧、夜店等業態的法律,早在戰後不久的1948年就開始頒布實施的,經過70餘年,這項法律至今都沒啥改動。正因為沒改動,確保了日本夜生活的長期穩定與發展,也使得日本的夜生活文化,受到了很好的法律保護。
譬如,日本的公職人員,不管是當過首相的人,還是當市長的,或者是國會議員、機關幹部,都堂堂正正地去泡酒吧,上銀座的高級俱樂部。
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就是一個典型,一個月有一半的夜晚,是在夜店裡度過的。有市民團體去國會查他的資金收支賬,發現他一個月晚上喝酒的錢,多達2000多萬日元,也就是100多萬元。
為什麼這些公職人員也敢堂而皇之地去泡夜店呢?
因為日本的《公務員法》沒有禁止公務員在工作時間以外的夜生活,所以,他們下班後去泡夜店,不違法。同樣,無論是酒吧還是俱樂部,都是獲得政府部門的審批,獲得經營許可證,屬於合法經營,去合法經營的店裡消費,本身也不存在違法的問題。
所以,無論是作為普通的市民,還是作為公職人員,只有在法律允許的框架內消費,知道自己什麼可以為,什麼不可以為,心中有一條明確的邊界線,那麼,喝酒就不會喝出格。
我去京都的時候,遇到幾位當地知名的企業家,他們帶我去喝酒,還邀請了藝伎來陪酒表演,一個晚上的花費也不少。
但是,他們有一個觀點,我很是認可。他們說:藝伎文化是京都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們不來喝酒,這種文化就會消失。
其實,夜生活不僅為日本帶來了豐富的城市煙火氣,也為這個社會帶來了龐大的消費市場。不僅可以解決大量的社會就業人群,還可以吸引很多海內外遊客,刺激日本旅遊業的發展。
日本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有酒吧、夜店,而且日本《風俗法》規定,這些酒吧和夜店不能開在靠近居民區和學校的地區,以免影響居民的生活和孩子們的學習。
所以,日本的每一個城市,都會劃出一個特定的區域作為“風俗營業區”,我們亞洲地區的人,也喜歡把它叫做“紅燈區”。
其實,日本的夜店是不掛紅燈籠的,只有居酒屋之類的餐飲店才掛紅燈籠。所以,跟日本人聊“紅燈區”,他們會一臉懵。
假如你到東京,想體驗夜生活,那該去哪裡呢?
如果是想高端消費的話,自然去銀座。銀座不僅是百貨公司和世界名店集聚的亞洲最大的商業區,也是高端餐飲業和高級夜店的集聚區。
如果想去體驗市民夜生活,建議去新宿的歌舞伎町,那裡號稱亞洲最大的紅燈區,不僅有各種五花八門的夜店,而且還有各種各樣的餐飲店,價格自然比銀座來得便宜。
東京的六本木地區,是外國大使館和外國駐日機構集中的地區,所以,那裡的夜店客人中,外國人和日本藝人、還有靠IT產業發家的年輕經營者較多。
除此之外,像交通較發達的上野地區、池袋地區,料理店最多,可以唱卡拉OK的小酒吧也很多。所以,想吃地道菜,可以去那裡。
到日本體驗夜生活,必須明白一點,那就是,餐飲店都是明碼標價,不用擔心被亂收費。但是去夜店消費,就沒有菜單了。
消費到最後,媽咪給你的只是一張名片大的小紙條,上面手寫了一個金額,不會有細帳。她說多少就是多少,沒有殺價。當然,日本的夜店沒有打手,你不用擔心遭到毆打,但是,他們會糾纏你,甚至會叫警察指控你吃霸王菜,惹得一身不愉快。所以,去夜店消費,自己心裡要有一個準備,如果有介紹人的話,最好問清大致的消費等級和金額,免得到時尷尬。
夜生活是城市的一道風景,也反映了一個國家經濟的好壞,反映了一個社會的穩定與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一個國家的社會標籤,是一個國家經濟的晴雨表。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