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資 ---- 日本機構投資人還沒動手
伴隨日圓快速反彈,市場開始屏息凝視:曾經穩賺不賠的套利交易是否真的即將畫下休止符?
德意志銀行宏觀分析師Tim Baker在本週的研發中指出,日本機構投資者的套利交易幾乎仍在全力進行中。作為手握巨額海外資產的重量級玩家,日本機構投資者的每個動作都牽動著全球金融市場的神經。
德銀研報稱,包括保險公司和退休基金在內的日本機構投資者已經建立了龐大的外國資產敞口,現在佔其總資產的30%,總額超過2兆美元。相較之下,標普500指數的市值為48兆美元,美債總額為25兆美元。這一巨大敞口也使日本在大型經濟體中擁有最大的淨國際投資部位。
德銀認為,如果這些部位開始大規模平倉,無疑將對日圓產生重大正面影響。根據德銀的估算,這可能導致相當於日本GDP 8%的日圓正向流動,並足以在一年左右的時間顯著改善日本的國際收支狀況。
自7月初以來,日圓兌美元已累計上漲約9%,表現優於其他所有G10貨幣。值得注意的是,對沖基金對日圓的部位自2021年以來首次變為淨多頭,預示日圓套利即將走向進一步的崩盤。
儘管有平倉的可能性,但德銀認為,由於外國債券殖利率仍具有吸引力,且監管環境的變化,日本機構投資者可能會逐步調整其資產配置,而不是採取激進的平倉行動。這種漸進的調整可能會減少市場對日圓突然大幅升值的擔憂。
三大玩家,接下來如何操作?
日圓套利交易本質上是一種貨幣套利策略,投資者藉入低利率的日圓,然後將這些資金投資於高收益資產,如股票或其他貨幣,以期獲得利差收益。這種策略在全球低利率環境下尤其盛行。
日本公共退休基金、企業退休基金、保險公司是日圓套利交易的三大玩家。
對於公共退休基金,尤其是政府退休投資基金(GPIF),根據德銀報告,市場普遍預期它將在2025年減少外國債券的投資比例,從當前水平下降5個百分點至20%,並增加對國內債券的投資,規模可能高達總資產的30%。這一策略轉變可能導致約1140億美元的外國債券被出售。
企業退休基金可能會進一步減少外國資產的配置,如果回到量化寬鬆政策前的水平,可能會出售約240億美元的外國債券。
保險公司的情況更為複雜。近年來,由於聯準會的升息導致避險成本上升,保險公司的避險比率降至歷史最低點。 2022年,一些壽險公司已經出售了大量外國債券。面對高對沖成本,保險公司可能會有兩個選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