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投行 —— 千億Family Office又多了一位女性掌門人

英國家電巨頭Dyson,豪擲180億,任命了一名新CIO

能夠執掌戴森家辦的她, 究竟是什麼來頭?

從安達信到私募再到戴森家辦掌門人

這位新上任的首席投資長名為Jane Simpson,她於2018年加入戴森家族辦公室Weybourne。在這次晉升之前,她的職位是副首席投資長。

這次晉升,讓她一舉成為了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女性投資人之一。

Jane Simpson,1970年出生於英國。與大家想像中不同,她並不是出身「科班」專業。對物理學頗有興趣的她就讀牛津大學物理學專業。但她很明確自己並不適合物理學相關的工作,於是畢業後的她選擇進入了顧問業,在安達信開啟了她的職業生涯。

安達信(Arthur Andersen)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原是與德勤、安永、畢馬威、普華永道並列的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後在2002年因安然事件倒閉。而它也是目前我們熟知的頂尖科技顧問公司——埃森哲的前身。

很快,待在顧問業一段時間後,Jane將目光轉向了私募股權領域。在進入戴森家辦之前,她較長的一段工作經驗便是在Botts Capital,這家公司由歐洲私募股權巨頭CVC資本的前高管所創立。

諮詢和私募的經驗讓她對投資領域有了更廣闊的理解和豐富的經驗,因此她選擇加入了戴森家族辦公室Weybourne。

Weybourne是戴森創辦人James Dyson的單一家族辦公室,也是世界上體量最大的家族辦公室之一,其投資範圍頗為廣泛:從3萬英畝的英國農場到法國葡萄園釀酒廠,從保險公司到美國曼哈頓的商業房地產;也涉足一級市場,曾以LP身份出資歐洲創投Cherry Ventures旗下基金。

對於家辦的投資人而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才能確信合作對像是適合的人。但Jane顯然很熱愛這項頗具挑戰的工作:這十分有趣,有時像偵探一樣。讓我們相信對方擅長這件事情,並且在未來十年內能夠複製之前的成功。

細數各行各業頂尖的大佬們,會發現不少都是從各家頂尖諮詢公司出身的,尤其是管理諮詢,一直都被外界譽為「世界500企業的CEO搖籃」。在財富500強的CEO名單中,就有17位是麥肯錫的校友,其次是波士頓顧問公司(7 位)、安永(6 位)和埃森哲(5 位)。

以下為大家介紹幾位擁有諮商出身,並在各領域閃閃發光的大佬們。

掌舵YouTube十年,在車庫孕育萬億帝國的Google之母

YouTube前CEO、被譽為「Google之母」的Susan Wojcicki在當地時間8月9日因癌症離世。身為谷歌元老,她的過世引發了一眾科技圈大佬的悼念。


這位傳奇女CEO,曾鍛造了一段Silicon Valley神話——幫助谷歌從新創公司華麗轉身,成為世界網路超級巨頭。谷歌兩位創辦人Sergey Brin和Larry Page,當年就是在Susan家的車庫,開啟了創業之旅。

Susan Wojcicki在哈佛大學主修人文學科,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她曾擔任貝恩公司的管理顧問。 2014年,她正式執掌YouTube,成為首席執行官,被譽為廣告界最有權勢的女性,並被《財富》雜誌評為2018年十大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之一。

華爾街大型銀行的首位女性CEO

2021年2月,Jane Fraser接替退休的Mike Corbat擔任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成為了首位領導華爾街大型銀行的女性。

1988年,Fraser在高盛開啟了她的職業生涯,專門從事併購業務。 1994 年,在哈佛商學院獲得MBA學位後,她選擇加入了麥肯錫。在麥肯錫的10年裡,她一路晉升為合夥人,專注於金融服務業和策略性板塊。

在此期間,Fraser與三位麥肯錫同事共同撰寫了一本書,書名為《Race for the World 奔向世界:打造偉大全球公司的策略》,於 1999 年出版。這本書稱讚花旗銀行是「在不同地區利用卓越業務系統生產力成本」的典範,也正是因為這本書,Fraser引起了花旗銀行前執行長Mike Corbat的注意。


經過各種勸說,Corbat終於說服了Fraser,2004年,她加入花旗集​​團擔任客戶策略主管。在接下來的14年裡,Fraser一步步晉升。在經濟大衰退期間,她擔任全球策略和併購主管。

隨後,她在花旗的多個部門擔任了一系列高級職位,並於2019年成為了花旗全球消費者銀行業務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負責當時花旗的所有消費者業務,涵蓋零售銀行和財富管理、信用卡、抵押貸款和營運以及技術。

麥肯錫資深合夥人,轉身成為大摩救世主

James Gorman,目前是摩根士丹利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不過今年5月份的時候他已公開宣布將在今年年底卸任CEO,並仍擔任董事長一職。

儘管作為華爾街頂級投行的老闆,James Gorman相對來說沒那麼引人注目,但其作為麥肯錫顧問的背景可以說是所有大銀行CEO中最知名的。 1990 年代,他曾為麥肯錫的主要金融機構提供諮詢,最終升職成為了麥肯錫的高級合夥人。

1999 年,他轉行加入美林證券擔任CEO,隨後主管其經紀部門,並於2006年跳槽至摩根士丹利。在Gorman的領導下,摩根士丹利在金融危機期間從美聯儲獲得了1073億美元的貸款以維持運營,是所有銀行中最多的。

這得益於戈爾曼的經驗,他最初是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部門的總裁兼首席營運官,但到2007年10月,他的職責中又增加了戰略規劃聯席主管——這也再次顯示了其麥肯錫策略諮詢背景的優勢。

兩個月後,他成為整個組織的聯合總裁,負責資產和財富管理。 2009年,他領導了對花旗集團零售經紀業務Smith Barney的收購。此舉創造了摩根士丹利旗下美國客戶資產規模最大的財富管理業務,資產規模達 1.7 兆美元。 2010年1月,他接替約翰麥克,成為了大摩的執行長。

在所有行業當中,諮詢業可以說是最願意培養人才的那個,因此諮詢行業不僅是各個大佬們的神仙跳板,也成為了很多同學求職道路上的心頭好。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