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行報告 —— 億萬富豪熱衷投資AI


近期,UBS發布的一項針對年度全球家辦的報告顯示,超級富豪對人工智慧的投資熱情預計高達6,000億美元。接受研究的320個家族辦公室中,平均淨資產為26億美元。

尤其,2023年家辦對人工智慧和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的投資,全球人工智慧市場價值超過1,300億歐元,預計到2030年將大幅成長至近2.1兆美元(Statista,2023年)。

根據瑞銀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78%的家辦(美國佔83%)表示,他們可能在未來2-3年內投資人工智慧組合,而人工智慧領域成為家辦最喜歡投資的產業。

每10人中就有8人如此投資,美國在該領域的投資機會非常集中。

隨著家族辦公室數量的增長,它們將越來越成為其他投資者(包括高淨值和超高淨值投資者)想法的領先指標。

另據安永最新研究,人工智慧投資正在激增,企業主管們看到了更積極的投資回報,並且越來越看好該領域。

95%的企業主管表示其投資1,000萬美元或以上的公司數量,將在2025年幾乎翻一番,高於目前投資1,000萬美元或以上的公司數量的16%。投資人工智慧的企業主管已在業務職能方面看到了切實效果,其中約四分之三的人在以下方面獲得了積極的投資回報:

  • 營運效率(77%)
  • 員工生產力(74%)
  • 客戶滿意度(72%)

人工智慧的正面影響正在形成一個投資熱潮週期。在投資人工智慧的高階主管中,約有一半(51%)承認,三年前,他們的企業在人工智慧投資上不到總預算的5%。

如今,88%的高層領導將總預算的5%甚至更多用於人工智慧,而且這一數字還將進一步增長,因為有一半(50%)的高層領導表示,他們將在未來一年將總預算的25%或更多用於人工智慧投資。

看好生成式AI

根據史丹佛大學發布的《人工智慧指數報告2024》(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ex Report 2024)顯示,全球私人人工智慧投資連續第二年下降。不過,與2022年相比,降幅較小(‑7.2%),且小於2021- 2022年的降幅。儘管最近有所下降,但全球私人人工智慧投資在過去十年中大幅成長。

雖然2023年整體人工智慧私人投資有所減少,但對GenAI的資金卻急劇增加,2023年,該產業吸引了252億美元的投資,幾乎是2022年投資的9 倍,約為2019年投資的30倍。此外,2023年GenAI佔所有人工智慧相關私人投資的四分之一以上。

有趣的是,新獲資助的人工智慧公司數量躍升至1,812家,比前一年增長了40.6%。從2022年到2023年,平均值略有增加,從3,130萬美元成長到3,240萬美元。

其中,2023年新獲得資助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公司數量顯著增加,有 99 家新創公司獲得資助,而 2022 年為56家,2019年為31家。

與私人投資趨勢一致,美國以897家新增人工智慧公司的數量領先所有地區,其次是中國(122家)和英國(104家)。 2013年以來的整體數據也呈現類似的趨勢,近10年來,美國新獲資助的人工智慧公司數量約為中國的3.8倍、英國的7.6倍。

在各地區融資額上,美國在人工智慧私人投資總額方面再次領先全球。 2023年,美國投資金額為672億美元,約為英國(38億美元)的17.8倍。

自2013年以來,私人人工智慧投資總額統計結果顯示,各國排名維持不變:美國以3,352億美元的投資額位居第一,中國以1,037億美元位居第二,英國以223億美元位居第三。

此外,美國與其他地區之間的私人投資差距正在擴大。自2022年以來,中國的AI私人投資減少了44.2%,歐盟加英國減少了14.1%,而美國同期卻顯著增加了22.1%。

尤其在GenAI領域上,私人投資的差距最大。譬如,2022年,美國在GenAI的投資比歐盟和英國的總投資高出約19億美元。到2023年,這一差距擴大到211億美元。

在AI領域上,2023年吸引最多投資的重點領域是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研究/治理(183億美元);NLP和客戶支援(81億美元);資料管理和處理(55億美元)。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研究和治理的突出地位反映了對專門建立人工智慧應用程式的公司的大量投資,譬如OpenAI、Anthropic和InflectionAI。

其中,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研究/治理的顯著成長主要是由美國的投資所推動的。美國在幾乎所有重點領域類別的投資方面均顯著超過中國、歐盟和英國。

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外是臉部識別,2023年美國的投資總額為9,000萬美元,中國的投資總額為1.3億美元。同樣,在半導體投資方面,中國(6.3億美元)也緊跟著美國(7.9億美元)。

在AI產業應用中,2023年各產業和人工智慧功能採用率最高的是科技、媒體和電信的產品和/或服務開發(44%);其次是科技、媒體和電信的服務營運(36%)以及科技、媒體和電信的營銷和銷售(36%)。


創投對全球AI生態的影響

人工智慧已成為重塑全球產業、經濟和社會的變革力量——但不同國家的創投對這項新技術的投資方式卻有很大差異。

第一,在美國,私人人工智慧投資的狂熱推動了自動駕駛汽車、醫療保健和IT基礎設施等關鍵領域的變革性發展。

過去5年,創投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總額達2,900億美元。在美國,樂觀的預測表明,人工智慧可以在未來十年內推動GDP年增長率0.5%-1.5%。以實際價值計算,這相當於1.2兆至3.8兆美元。

自動駕駛汽車試驗場計畫正在吸引私人投資進行研發,尤其是來自谷歌、特斯拉和優步等國內主要科技公司的投資。美國主要醫療保健公司和創投公司正在積極投資人工智慧醫療診斷和遠端患者監控技術。

此外,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對批准人工智慧醫療設備的態度越來越開放。譬如,最近批准了一種用於早期檢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人工智慧系統,這正在增強投資者的信心並推動對醫療人工智慧的進一步投資。

另外,美國政府也推出了聯邦雲端運算策略,旨在實現全國IT基礎設施的現代化和保護。

第二,在日本,預計2025年,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超過610億美元。經合組織數據顯示,創投公司已在日本人工智慧生態系統中投資了約1,200億美元,特別是在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感測器和IT硬體領域。日本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佔全球機器人安裝量的52%。

人工智慧公司已在全球擴張,獲得了監控、智慧城市和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國際合同,展示了日本在全球機器人和人工智慧領域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也正在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領域投入大量資金。


第三,日本正在利用人工智慧來解決人口老化和勞動力減少的問題,從而增加與外國新創公司和中小企業的合作。日本政府的「社會 5.0」概念旨在將先進技術(尤其是人工智慧)融入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連接網路空間和實體空間。

日本政府於2021年成立新的數位機構,旨在加速公共和私營部門的數位轉型,到2030年有可能為經濟增添高達78兆日圓(7,350億美元)的收入。

第四,預計到2027年,印度的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達到170億美元,2024年至2027年期間的年增長率為25-35%。成長的動力來自於企業技術支出的增加、該國不斷擴大的人工智慧人才庫以及人工智慧投資的增加。此外,印度擁有8.81億網路用戶,他們越來越期待個人化體驗。

第五,德國已經吸引了美國各大科技巨頭的大量關注和投資。微軟宣布計劃向德國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注入32億美元,標誌著對該國技術進步的重大承諾。蘋果對德國人工智慧新創公司Bitbot的收購凸顯了德國充滿活力的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的吸引力。

德國雄心勃勃的人工智慧計畫不僅限於企業投資,該國撥出歐盟最大的一筆人工智慧腦數據研究經費就是明證。為了增強競爭優勢,德國也宣布計畫增加一倍人工智慧資金,顯示其意圖與中國和美國等全球科技強國競爭。

AI對未來經濟的影響

McKinsey最近的一份報告研究了生成式人工智慧對各行業收入的影響。

報告預測,由於GenAI,高科技產業的收入可能會成長4.8%-9.3%,相當於額外的2,400億-4,600億美元。銀行、製藥和醫療產品以及教育等行業預計將因採用GenAI而成長。

最後,高盛2023年發布的一份投資報告預測,在全球範圍內,人工智慧可能在10年內推動生產力成長1.0%-1.5%。報告預測許多國家將受益於人工智慧驅動的生產力成長,而香港、以色列和日本等某些地區尤其處於有利地位。

到2030年,人工智慧可為全球經濟貢獻高達15.7兆美元,而開放資料(任何人都可以存取、使用和共享的資料)則有可能透過減少排放、提高生產力和改善醫療保健等方式,每年釋放3.2兆至5.4兆美元的經濟價值。

根據IDC數據,人工智慧市場(包括軟體、硬體和服務銷售)的全球收入將以19%的複合年增長率(2022E-26E)成長,到2026年達到9,000億美元。到2035年(估計),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可以使已開發市場的總增加值(GVA)成長率翻一番,並從長遠來看為全球生產力成長貢獻0.8至1.4個百分點。

據埃森哲稱,到2035年,人工智慧可能使全球經濟年增長率翻一番。人工智慧可能以三種不同的方式推動這一成長。首先,由於自動化,人工智慧將大幅提高勞動生產力(最高可達40%)。其次,人工智慧將能夠解決問題和自我學習。第三,經濟將受益於創新的傳播。

其中,GenAI技術可以產生新內容(如文字、影片)並加快產品開發速度。 GenAI工具正在對所有行業產生重大影響,並有助於塑造新產品和服務,譬如在醫療(如醫藥)、高科技(如媒體內容)和銀行業(如數據分析)領域,美國在GenAI風險投資方面處於明顯領先地位。

2020-2022年間,美國公司為GenAI籌集了約74億歐元(麥肯錫,2023 年)。這項投資在2022年至2023年間大幅成長(OECD/Preqin,2024 年),目前占美國所有人工智慧投資的一半以上(Atomico,2023 年)。

而北美和中國可能從人工智慧中獲得百分比最大的經濟利益。根據普華永道估計,2030年,人工智慧將使北美GDP成長14.5%,佔全球影響的70%左右。

由於北美擁有先進的技術和消費者對人工智慧的接受,這使得人工智慧對生產力的影響更快,並且到2030年,整體影響會更大,生產力和產品提升對GDP的影響高於其他地區。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