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國搞大人個肚
嗰幾年,唔知鈎起邊條筋,走咗去泰國搞醫療,和當地最大的醫療集團Bangkok Dusit
Medical Services(BDMS)合作,進行人工IVF受孕項目。正所謂家家有求,我們一班港燦,既不是醫生,也不懂生仔,為什麼偏偏要和我們合作?
因為泰國人深深知道,如果沒有強大的祖國作後盾,以他們目前幾十間醫院,即使有百多年的歷史,仍然難與亞洲區最大的醫療集團,新加坡的萊佛士Raffles Medical爭一日長短。
咁就好玩,搞大人個肚喎,那當然要負責,首先就係要有客仔,客源從何以來呢?當然是北上廣深那些高齡產婦、不孕夫妻、和前夫生左幾件,和新任丈夫又想執多一件這些,通通都是潛在客戶。再加上,國家放寬一孩政策,頭一胎生女,第二胎想生仔那些夫妻。
世界上首宗試管嬰兒誕生已三十多年了,試管嬰兒技術(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簡稱IVF,但該項技術在社會上仍蒙有一層神秘面紗,許多人對它仍然不了解。但國內做人工受孕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點解又要跑到泰國生仔呢?來香港都得啫?
醫療旅遊是充滿潛力的朝陽產業,亞洲領導全球。早在2011年博鼇亞洲論壇發佈的《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2011年度報告》稱,亞洲已經成為全球最富有潛力的醫療旅遊服務市場。
泰國現在已達亞洲領先地位,成功吸引每年超過 180萬人次來接受不同的醫療服務。 泰國的醫療水準已極接近美國, 尤其是試管嬰兒技術,由中國往泰國接受試管嬰兒的個案, 在2015年已達6000宗,大約佔全國出外就醫市場的十分一。
根據我們內部分析,現時中國國內每年己有能力及設施進行20-30萬宗人工受孕個案。但由於國的人工受孕醫院(共約四百家有合格牌照)全部都是國家經營的,所以許多比較富裕或要求高的病者都會到國外做這手術。同時估計未來三年會倍增, 市場價值會達二十億人仔。
港報頭條曾經報導了香港缺乏人工受孕專科醫生的情況,該報導的內容大致上是中肯的 ,根據本港人工生殖委員會2012年的報告,全港包括公營及私營醫院總和,全年都只有五千多宗人工受孕個案,所以專業經驗及支援服務水準未及其他國家水準。而最重要的顯示是一偏低的成功率,只有23% (比較美國和泰國成功率29%以上)。
舉一個例,一間香港人在泰國開設的「診所」,每年接待200對夫婦到曼谷進行IVF,以每對$250,000元計算,每年是$50,000,000的營業額,他只是一家診所,而不是一間「醫院」。
現時美國仍然是最流行的IVF目的地,過去每年約有4-5萬中國病者去做手術 (美國全國每年共進行約22萬宗手術)。泰國近年開始成為新的更佳選擇,在3-4年間吸引了約每年五千的中國客戶個案 (泰國全國每年共進行約6-7萬宗手術)。
舉一個例,一間香港人在泰國開設的「診所」,每年接待200對夫婦到曼谷進行IVF,以每對$250,000元計算,每年是$50,000,000的營業額,他只是一家診所,而不是一間「醫院」。
如果一對夫妻願意拿出20多萬去做一個手術,換了妳是她,妳願意去診所?還是美國JCI認證的醫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