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沒「錢」途
從小到大都聽到不同的父母對子女說,藝術沒有前(錢)途。基本上,差不多所有父母都希望子女成為醫生,律師,會計師,等等專業人士(亞洲人父母,包括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等等,尤為嚴重)
筆者在劍橋大學攻讀完碩士和在倫敦打滾了幾年後,開始收藏藝術品,發現收藏藝術不僅僅可以陶冶情操,更是可以是一門另類投資資產。今天打算先從比較通俗的金錢角度和大家淺談一下藝術。
在世的當代藝術家中arguably最鼎鼎大名的2位莫過於來自美國的Jeff Koons(64歲)和英國的Damien Hirst(53歲)。Koons和Hirst的個人身家分別被估計為2億美金和3億美金。計一計條數,假設top的投資銀行家和極小數magic circle或同級的partner level律師每年賺1000萬港幣,也要不吃不喝150年以上才可以累積到Koons或Hirst的財富。
Koons的代表作之一Balloon Dog - 2018年$58萬美金成交
Hirst的代表作之一Spot和Butterfly。Hirst是歷史上在世的藝術家個人拍賣記錄保持者,2008年Sotheby’s拍賣行兩天的Hirst拍賣進賬了£1.1億英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香港新開張的Rosewood酒店便有6幅Hirst的蝴蝶畫在餐廳里。
除了以上比較誇張的比較之外,也有很多比較接地氣(平民化)的例子。
Banksy - 英國
作品:”Girl with Balloon”
2012年時價£12,500英鎊
2019年市場價格£150,000英鎊
Ai Weiwei 艾未未 - 中國
作品:”Artist’s Hand“
2018年6月發售價$750美金
2018年10月Phillip’s拍賣行成交價$6,500美金
The Connor Brothers - 英國
作品:”Those Who Say It
Cannot Be Done”
2018年10月發售價£88英鎊
2019年2月Sotheby’s拍賣行成交價£3,000英鎊
Tracey Emin - 英國
作品:”My Heart Is With You
Always Handkerchief”
2015年發售價£50英鎊
2018年8月Christie's拍賣行成交價£20,000英鎊
談藝術一定要和錢掛鈎嗎?錯。只是有時候金錢數字是普羅大眾最通俗易懂的,所以很多時候藝術品就和金錢一起聊了。Simon de Pury說過art money is
the most inelastic money of all。縱觀全球,所有legendary和mega collectors都是pockets非常deep的old money,new money,oil money,tech money,hedge fund money等等。
英國代表之一Charles Saatchi
Charles是兩家國際marketing巨頭Saatchi & Saatchi和M&C Saatchi的聯合創辦人。另外也是Saatchi Gallery的owner,是Damien Hirst和Tracey Emin等全球著名artists背後的貴人。
香港代表之一Adrian Cheng
中東代表之一Qatar Royal Family
卡塔爾Al Thani王室是全球最有實力的藝術買家之一,一個人口2百多萬的中東王國坐擁全球第3大的已探測天然氣庫存,法國巴黎足球勁旅PSG,英國倫敦奢侈品百貨公司Harrods和全球最大的國家主權基金之一QIA等等。在2012年以$2.5億美金購買了當時全球最貴Cezanne的”The Card Player”並在兩年後的2014年以$2.1億美金購買了當時全球第二貴Gauguin的”When Will You Marry?”,同一時間擁有全球成交最有價值的兩幅藝術品,引起藝術圈廣泛討論。
所以藝術沒有前途是非常misleading的一個statement。實際情況是quite the exact
opposite。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