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坐Starbucks董事局的80後港女


馬雲曾說,放眼全球,他最佩服兩位企業家,一位是Starbucks星巴克創始人Howard Schultz。上世紀,在內地的80後小資中流行著一句很經典的話有一句名句,就是「我不在辦公室,就在星巴克,我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Starbucks,已成小資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節目。强國已成為星巴克全球業務第二大市場。每家咖啡館盈利甚至超過美國同行,儘管平均每家銷售量要低於後者。 

星巴克的董事局中什麼人都有,多年來廣納賢材,有IT佬、有基金佬、芬佬、有中國問題專家,有來自百事Pepsi的、有來自Facebook的;正如Apple萍果董事局一樣,有賣衫的專才,來自什麼專業的人也有,星巴克是全球連鎖咖啡龍頭,十幾名董事中除咗始創人及公司CEO  Howard Schultz以及COO Kevin Johnson之外,其餘都是獨立董事,呢十位董事成隊明星足球隊,一字型排開,個個都大有來頭,曾包括前百事可口可樂的CEO Craig Weatherup,前美國國防部長Robert Gates等。其中,有兩位年青人不可以不認識,這對整個星巴克的亞洲及中國佈局,社交媒體策略都影響深遠,一個是香港出世的華籍靚女Clara史宗瑋,一個是墨西哥籍靚仔Joshua Cooper Ramo,兩位都係美女帥哥,唔去賣咖啡都可以去拍戲。




史宗瑋Clara,因為創業認識了FacebookCOO   Sheryl Sandberg2011年因為臉書上市公務繁忙,請辭獨立非執行董事,結果這名港女被選中,當時Clara年僅29歲,以不到30歲就出任財富五百強企業的獨立非執董,足以突顯美國多元化及包容性的開放經營氣氛。

星巴克為什麼要大費周章,廣邀各界精英擔任獨立非執董?

美國大公司的董事局背景多元化是重點,獨立非執行董事的制度特徵也是實現美國精神。紐約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人數需要在董事會中超過半數,例如Tesla目前有七位董事,除了鋼鐵人兄弟二人之外,其餘五人皆為獨立非執行董事。

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十一席,其中七席也是獨立非執行董事,以星巴克為例,十年前因為公司相當重視社交網絡及數碼營銷,所以也招攬了Digital專家史宗瑋Clara入局。

其實領域不同很重要、大家唔會同性繁殖,這些頂尖CEO經驗非常豐富,可以幫助觀察公司自身的盲點,他們很熟悉國際規範,懂得如何幫公司做最好的決策,未來公司如果有M&A機會,他們也可以光充當談判者、Rainmaker

Joshua Cooper Ramo是老狐狸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的徒弟,他可以稱得上是神童,Ramo曾經是《時代》週刊的海外編輯,他以外人獨特的視角,分析中國的優勢和劣勢,預測中國的發展前景。2004年在英國著名智庫倫敦外交政策中心發表了那篇著名文章《The Beijing Consensus北京共識:對中國力量的影響力的理解》,搖身一變成為中國問題專家,後來他加入基辛格顧問公司,做到總裁,每年在紐約和北京各工作一段時間。期間師承其恩師,極盡獻媚中國之能事。及後,他又在新作《The age of the unthinkable》說,為了適應當今的世界,美國人需要學習東方人的思維方式,擦到大陸土共及一班年青知識分子立立令、飄飄然。


除了文筆的流暢和嚴謹的邏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是簡單而不普通的常識,他指出,當今的領導人需要像一個革命者那樣去思考和行動。原因出奇地簡單:因為目前最聰明的知識份子還在使用過時的工具,學習過去的思想。西方的Babyboomer一代經歷過1968年在巴黎、倫敦和柏林街道上的示威遊行,然後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但是他們不明白的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這個世界。

於是,Starbucks邀請了Facebook的營運總監Sheryl Sandberg入董事局,協助制訂一切FacebookSocial Media的策略,Sandberg2009年開始擔任星巴克董事,由於Facebook IPO,她需要更多時間處理運營事務,2011Resign,就在201112月份,星巴克補入港女Clara ShihClara是個年青的80後,去年才29歲。

Clara史宗瑋,1982年出生於香港,4歲隨父母移居美國,在伊利諾州長大。由於她年幼時沒有接受雙語教育,最初到美國被安排在專門為語言障礙兒童開設的班級中,但她進步神速,八年級時她的SAT得分高達1420分。及後,她在Stanford史丹福大學研讀電腦科學,畢業後先後在微軟、Google工作,2006年加入客戶關係管理軟體服務供應商Salesforce,負責公司於Facebook的合作。

Salesforce的工作經歷,讓Clara學習了關於Sales and Marketing等東西,也培養了她的直覺,要在互聯網的新時代創造一些新東西。佢在Salesforce負責公司與Facebook的合作。漸漸地,她意識到,如今,很多人在家裡工作,同時照顧個人生意,對他們來說,工作就是玩。這改變了Clara對網路應用的思考方式。

瞭解了客戶關係管理系統的價值後,Clara想把這一價值植入社交媒體。2009年,她碰到了Stanford大學的同窗、在Facebook擔任軟體工程師的Steve Garrity,兩人在業餘時間開發了一款新的應用叫做Faceconnector,讓他們的銷售人員通過Facebook的社交網路與公司的客戶和潛在客戶進行聯繫。同年,她回到香港探望嫲嫲,在一家雲吞麵鋪吃雲吞麵時,聽到鄰桌兩名男士用廣東話討論Facebook

Clara意識到,機會到了!

另一位董事Joshua Ramo在《The age of the unthinkable》一書中引證了並評論說:普通人也可以組建民間的智庫,其數量遠遠超過傳統的權力中心,因為權力中心往往只是由少數精英構成。這是人際網路及Social Media的效應。許多精英們還認為報紙仍然對人們有很大影響,仍然把報紙當作主要的資訊傳播平臺,然而,現在最及時的消息是通過互聯網和短信傳播的。星巴克一直以來都是新興數碼平臺的領先使用者,例如Facebook, 微博、Foursquare & Instagram

2009年,離開Salesforce後,她創辦了Hearsay SocialHearsay長時間保持神秘和低調,Clara希望團隊能將關注的焦點放在產品上,以更好地與客戶合作。Starbucks知道Clara Shih因為它是Hearsay Social公司的客戶。目前,除了星巴克董事,史宗瑋還有很多耀眼的頭銜。201110月,被《Fortune》雜誌評為年度最強女企業家之一,被《Fast Company》雜誌稱為“IT技術領域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Bloomberg商業週刊》稱她是“2011年最年輕的企業家之一。此外,很多國際會議請她以Social Media社交媒體專家的身份擔任嘉賓。

她同時也是《紐約時報》暢銷書《Facebook Era》的作者,如今,這本書已經被翻譯成9種語言,成為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教科書。《Facebook Era》引起了一些很多商業專家的共鳴,他們試圖瞭解社交網路對商業意味著什麼,這也是Clara自己創業的初衷。

去年12月,當時29歲的Clara加入公司董事局,將在提名暨公司管理委員會述職。這是Clara第一次被任命為上市公司董事。她表示,自己沒有考慮過加入Starbucks董事局能否為自己的公司帶來好處,她只是謙虛的認為,上市公司董事會需要吸納更多女性和年輕人。自己只是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覺得很幸運。將為公司帶來的社交媒體技術知識和創意,將繼續擴大與顧客、合夥人及Social Media的網路聯繫及互動。在她看來,成功的公司會去顧客所在的地方。他們通過顧客和潛在顧客喜歡的方式和他們交流。

Clara Shih穩坐Starbucks的董事局,向企業給出了一個重要的信號:如果你利用Facebook 的廣告將用戶帶到你的官方網站,而不是Facebook 的頁面,75%的人都會立刻離開你的官方網站,所以,明智的選擇應該是將所要宣傳的內容都轉化成Facebook的語言。

在《Facebook Era》書裡,Clara建議中小企業可以放棄自己的網站,而選擇Facebook的頁面。無論如何,用戶都不願意離開他們熟悉的Facebook

我們的董事局中也是什麼人都有,包括……..@2012年信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