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真正的可怕的地方在哪兒?(23) ---- 再大的風雨,也只是彎彎腰
貝聿銘有一句特別有名的話,我和我的建築都像竹子,再大的風雨,也只是彎彎腰而已。
聽起來鏗鏘有力,特別優雅,但妳要是知道貝聿銘在設計盧浮宮時有整整一年半的時間像在地獄,不敢走在巴黎街頭,就會覺得,人一切的平和都是戰爭千錘百鍊而來。
漫長人生𥚃,煙花璀璨的時刻是不多的,其餘時間里,人難免要掙扎。
幾乎每個去過巴黎盧浮宮的人,都有一張耀眼的玻璃金字塔邊打卡照,1981年,法國總統François
Mitterrand米特朗提出翻修和擴建盧浮宮。全球知名的15位博物館館長中,13位推薦了貝聿銘,米特朗本人也十分欣賞他,甚至頂住重重壓力,打破政府所有工程需公開競爭的規則,考慮再三,還是欽定了貝聿銘,對他有信心,無條件支持。
盧浮宮金字塔,被認為是貝聿銘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它是一個清楚表達了文化的代表建築。其中包括了最大限度地在白天利用自然光照,並且在夜晚使用曼妙的人工光照系統,這一特點也成為了他,設計體系中最強有力的代表。
貝聿銘說:「如果沒有光,建築的形狀和空間就會變得靜態。我更願意把光放在設計建築的第一位。」方塊與方塊之間的空隙,讓自然光照可以進入。厚重的網格板,由荔枝面混凝土製成,坐落在中庭上,製造了一種暗淡的氣氛。
人人說他是令人敬仰的建築大師。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才華橫溢如他,一路走來,亦經歷過許多艱難時光。他曾被巴黎人罵了整整兩年多,甚至連走在街上,都會被法國女人吐口水。貝聿銘也只是無所謂地笑笑,轉身走開了。
傲嬌的法國人,一開始根本不敢相信總統的決定。「怎麼可以由一個Chinaman,來修復法國最著名的建築,貝聿銘會毀了巴黎!」
到後來他們開始沒日沒夜地搞抗議。法國的政客和建築師也很不爽,各種明裡暗裡搞攻擊。一直到貝聿銘把設計方案,交到法國歷史古跡最高委員會時,那些委員們依然毫不客氣地說:「這金字塔什麼垃圾?當時,貝聿銘翻譯被氣得全身發抖,根本沒法好好搞翻譯了。」貝聿銘卻很淡定:「幸虧我不懂法語,剛好落得兩耳清靜。」
最難熬的時候,他也沒有想過要投降,批評是需要歷史的,需要時間,要過幾十年再看。
今天做了,明天就說不好,這個評價他覺得沒有價值。這樣不被人待見的屈辱時光,持續了兩年。貝聿銘一直都是用笑容,來應對所有來自外界的壓力和指責。
他的助手說:「我從不記得貝聿銘曾經沮喪過。他是位非常冷靜的人,每次看到他的時候,臉上總是保持著那種獨有的迷人微笑。」
直到貝聿銘將1:1 的金字塔模型做出來,放在盧浮宮門前,邀請6萬Parisien前往參觀並投票。看到這個模型,之前還瘋狂臭駡的人,竟神奇地轉臉,投了贊成票。 因為金碧輝煌的玻璃金字塔,不僅是美那麼簡單,它引入大量光線,讓博物館瞬間被點亮。
金字塔和巴黎的夜空一樣,是活的。
他兒時記憶中的蘇州,人們以誠相待,相互尊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為日常生活之首,他覺得這才是生活的意義所在。
他很自信,是一位有風度、優雅、有效率、運籌帷幄的貴族紳士。建成JFK圖書館一舉成名後,貝聿銘又接下了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的大單,妥妥地成了建築界大師。
曾有老細對貝聿銘抱怨:「你真係好貴啊!」
他笑眯眯地回答說:「因為我們事務所叫PEI,就是讓你PAY PAY PAY呀。」作品幹得好,說話又好聽。甲方能說什麼呢,只能乖乖付錢咯。
之後貝聿銘拿獎拿到手軟,贏得了藝術中任何結果的每一個獎項美國建築師協會金獎、日本帝賞獎、法國建築學金獎、英國皇家金質獎章、被稱為諾貝爾建築獎的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在美國住了很多年,貝聿銘依然深深熱愛著中國傳統文化。他給三個兒子的名字,分別是定中、建中、禮中,而唯一的女兒,取名蓮。
他在美國住了七八十年,中國就在血統裡面,不管到哪裡生活,我的根還是中國的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貝聿銘曾說:「我不喜歡各種標籤式的稱謂。對我而言,建築就是建築。沒有什麼現代建築、後現代建築、解構主義。如果你願意,你可以使用你所有想用的主義稱謂。但我不相信這些,它們如過眼雲煙,而真正留存下來的那一個,還是建築本身。」
如今,貝聿銘的兒子貝建中和貝禮中,繼承了他事務所的事業,延續貝式設計風格。
他的確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綜合能力。這一部分是由於他的文化背景,一部分是因為他總是對歷史、文化和人們都非常感興趣,他為了理解這些背景,沉浸其中。所以他旅行,閱讀,學習,研究詢問專家,向別人尋求意見,然後再去實地勘察。
他曾經去閱歷許多方面的事情,然後提煉其中的要素。他將建築看作一種提煉的過程,它應該非常純潔、清晰,這是他的追求。
人這一生,擇一業,為之癡迷,為之付出,收穫滿足,誠然樂事。
一旦三代都富,就意味著這個家族重視子孫教育,有著延續家族基業的命脈和文化。從此不單單只是富人,更是一代貴族了。
惜,上下100年;某國再沒有貴族,Noble只存於台灣、英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