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好書,交高人,見天地,見眾生
古人有一句話: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讀書,就是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前面四者。
經常有人問,讀書真的能改變人生嗎?當然不能。
人一生,有四大幸事。讀好書,交高人,見天地,見眾生。讀書時,遇到好老師。工作時,遇到好師傅。成家時,遇到好伴侶。可這僅僅是理想狀態,大多數人的一生,都布滿了殘缺和遺憾。
走在日本的蔦屋書店裡,尤其是身處經濟學、商業的書堆中的時候,有一點和誠品不同的是,非常多的哲學方面的書,混在經濟、經營的書中。
哲學在這裡並非象牙之塔,古今中外,其理論繁多,探索真理的途徑很不一樣。從書架上隨意抽出一本,有些書讓人感覺在用一種接近宗教的方式談企業經營哲學。這種近乎於宗教、禪修、哲學的企業經營哲學方面的書籍,被翻譯成英文後,再加上實踐,成了今天矽谷的很多成功的公司。因為,讀哲學書的企業家是一個重要人群。
日本企業家的哲學,已經不是「向前,勇武,進擊」的學問,更像是「停一停,唞一唞,暫停,重新尋找方向」的一些內省。
這種暫停或者是內省,看上去保守、有時甚至落後,但也有一點,日本企業不會因為突飛猛進而犯下大的錯誤。過猶不及,企業在走過幾年或者十幾年、幾十年後最終破產的例子,和其他國家做個比較的話,日本相對要少很多。
而當妳成年了以後,很多人以為能用最低的成本,又是最快的捷徑,也不需要大費周章去彌補的方法,就是讀書。
但在浩瀚書海中,幾乎每位作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以及生活經驗,各抒己見,也就是說,99%是廢的,Bill Gates的書單,沒有幾本是商業管理的書,首富均如此,何況凡人廢青?
作者闡述的道理,表達的觀點,倡導的意見,可能有其合理性,但不一定都正確。
而如何甄別,其中的對錯,優劣,好壞。就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
就如吃KFC老麥一樣,爛書讀多了,不僅不可以為妳,增長學問,反而拉低妳的層次,甚至誤導妳的人生。而所謂的好書,會在無形中滋養妳,豐富妳,淨化妳。它們就是那些經過光陰淘洗,前人實踐,依舊被現代人認可和推崇的經典著作。
一個人讀什麼樣的書,基本上,就可以看出他的精神品級。就如Feuerbach曾說,You are what you eat,人就是他所吃的食物。讀書也是其中一種。
也許我們無法決定,周圍的人和環境,但是選擇讀好書,卻是妳力所能及,難度不大,獲益匪淺。
交高人
身邊有怎樣的朋友?他們是勤奮,上進,有鬥志,不斷的在激勵妳。還是懶惰,頹廢,得過且過,不斷地在消耗妳。
其實身邊的朋友,幾乎決定了妳的前途。
因為人具有社會性,妳是什麼樣的人,自然會吸引來同等檔次的人。同時妳經常接觸的人,在潛移默化中,也有同化的作用。
甚至有一個理論說,妳身邊六個最親密朋友的素質,水平,能力的平均值,就是妳個人的概況。
比如有的人就像太陽,即使妳暗淡無光,靠近它,也能努力做到發光發熱,彼此照耀。而有的人,就像毒瘤,哪怕妳本質不壞,它也會慢慢腐蝕你,讓妳與其臭味相投,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
遇到層次低的人,無論妳再努力,長時間跟他們處在一起,也很難保持高潔的心性,昂揚的鬥志,以及善良的品德。
反之,遇到高人,即使尚有不足,他們也可以帶動妳,不斷變好,而如果妳本身卓越,他們更會促進妳,不斷提高。
因此既要學著,多跟積極,樂觀,向上的人在一起,而遠離那些消極,悲觀,厭世的人。
同時,也要學著去完善自我,因為當你自身實力不強,心態不好,格局不大時,也很難靠近那些比妳優秀的人。
見天地,見眾生
想要從各種束縛中,跳脫出來,就必須要學會見世面。
必須要多去走走,多看看,多瞭解,跟你不一樣的人事物。因為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就不曉水深。不賞奇景,怎知其色?
只有親眼目睹了,更美的風景,更廣闊的世界,更優秀的人,才不會坐井底之蛙,才能學會謙卑,才真正懂得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道理。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有講究,也能將就。對於情感,拿得起,也能放得下。如果妳一直困在其中,不去拓寬格局,突破瓶頸,增長智慧,就會被僵化的頭腦,迂腐的思想,以及呆板的方式所禁錮。
有些傷,有些苦,有些痛,妳還得去受,去嘗,去體味,唯有如此,才能將它們,內化為獨屬於自己的閱歷和經歷。
就如有人曾說,一無所有的人,才會覺得自己擁有全世界。而越是厲害的角色,越是不顯山不露水,因為他們不自卑,也不自傲。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