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正在越南淘金的聰明錢(二)
幾年前,我哋睇到洪天祝創立的天虹紡織2678完全享受到越南的紅利,這隻股票,當年幫不少同學賺到一倍的錢(當年的同學會,每一年只推介一隻股票,而家冇了)
這些年,越南,逐漸進入了世界的視線。
2019年前4月,越南外貿進出口總額1546億美元,越南的手機出口總額已占到全球份額的1/10,全球每10台手機就有一台是“越南製造”。
1990年,越南人均GDP只有96美元。 2017年越南人均GDP達到2300多美元。 1990年,人均GDP方面,馬來西亞是越南25倍,菲律賓是越南的8倍。 2015年,這個差距大幅度縮小,馬來西亞只有越南的4.6倍,菲律賓只剩越南的1.4倍。
2018中國GDP增速為6.6%,印度為7.4%,而越南高達7.08%。越南的GDP增速超過了中國,成為亞洲增速第二快的國家。最近20年,越南經濟增速都維持在5%以上,成為經濟增長最快的、最穩定的新興國家之一。
今年2月19日,越南總理阮春福視察越南計劃投資部時,提出了越南2045年的國家願景,即在獨立100週年之際,越南發展成為高收入發達國家。
阮春福將越南的總體願景分為兩個戰略步驟:第一步,到2030年,實現人均收入18000美元,使越南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第二步,爭取到2045年國家獨立100週年之際,將越南建設成一個富強、繁榮、穩定的發達國家。
越南總理阮春福提出這一目標時,正值“金特會”之際,越南抓住了機會向世界展示了他們改革開放與快速發展的前景。
不管從國家情感還是國家戰略的角度,越南若崛起,甚至躍升為發達國家,中國或許不太好接受。但是,這個曾經一直飽受戰亂之苦的東南亞國家,如今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其經濟增長就像井噴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在全球化大回潮的時代,越南持續對外開放,積極融入國際秩序,他們正在利用中美關係的特殊時期,獲取全球產業大轉移的外溢紅利,製造業及外向型經濟快速增長。
2018年,越南GDP總量為2425億美元,但若以當前的增速,再過10多年,越南的人均GDP將達到現在中國的水平。
預計,越南超越亞洲四小虎(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已無太大懸念。那麼,它到底有多大的想像空間?能否成為一個渴望融入國際秩序的國家?
越南,這個國家,我們對它既熟悉又陌生。
歷史上越南北部長期以來是中國的領土。 968年,在中國五代十國混亂時期,越南脫離了中國獨立建國。不過,後來越南依然是中國的藩屬國,採用中國的官僚制度,使用漢字以及漢人習俗。
晚清時期,清政府四面受敵、無暇顧及,與法國簽訂條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從此越南淪為法國的殖民地。
二戰期間,越南被日本佔領。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胡志明發動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獨立。但是,同年,法國再次入侵越南,不願放棄對越殖民統治。此後,越南與法國展開了長達9年的戰爭。
1954年,“奠邊府戰役”後,戰爭終於結束了,越南南方由法國統治,後成立南越政府。
1965年,越南捲入冷戰最前沿的代理人戰爭。美國支持南越,與蘇聯支持的北越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
戰爭持續了將近十年,1975年5月,美國徹底放棄了在越利益,南越得以解放。次年,越南正式全國統一,定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越南,長期飽受戰亂之苦,在大國之間周旋卻屢屢掉進火坑。到了80年代,越南總算獲得比較獨立自主的發展機會。
1986年12月,越六大召開,正式提出革新開放的國策,主張發展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政策。
但是,最初十年,越南的革新開放之路,並沒有中國這麼順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後期以及整個九十年代,越南高層就發展路線鬥爭激烈,改革推進緩慢且反复,國內通貨膨脹率一直居高不下,經濟增長緩慢。
整個90年代,被越南稱為“保衛社會主義的十年”,經濟發展受意識形態及政治博弈牽絆。
不過這十年,越南依然在市場化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嘗試。
越南打破了計劃經濟的產銷指令,促使國有企業轉變成為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取消了價格管制,採取商品市場定價;允許私營銀行、股份制銀行與國有銀行共同發展;將農業土地讓渡給農民,促進土地私有化。
2001年4月越九大召開,農德孟取代黎可漂當選為中央總書記。這是一個關鍵轉折點。
農德孟放棄了以前的錯誤政策,採取政治與經濟協同改革、同步推進的政策,加大了政治革新,加強了民主監督,將國家的重心撥回到經濟發展上。
所以,越南的發展相對滯後,其真正革新開放以及經濟增長,是從農德孟時期開始的。而這一年,中國正式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農德孟執政這十年,越南的經濟戰略是發展外向型經濟。越南確定了三大外交目標:積極融入國際秩序、發展大國關係和發展周邊關係。
成功而實用的外交政策,是越南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外向型經濟是很多小國發展的重要策略,本質上是藉著全球化浪潮,獲得國際貿易、產業轉移的全球化紅利。泰國、墨西哥、菲律賓、中國台灣、香港都曾經獲益匪淺,如今越南也不例外。
在冷戰時期,越南與東盟國家長期對立。蘇聯倒台之後,越南調轉了外交政策,積極融入東盟,並於1995年成功加入東盟。這為其發展周邊關係破除了障礙。
此後,越南與美國實現關係正常化,其國際處境可謂歷史空前的開闊與友好。 1998 年加入 APEC,成為越南融入國際社會的重要轉折點。
進入21世紀之後,越南積極融入全球自由貿易市場,先後與其他國家之間簽署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尤其是與歐盟、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之間均簽署了FTA。一系列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表明越南對外開放的決心,同時也倒逼越南加快內部改革。
2006年,越南出台了《投資法》,宣布對國內與外商投資實施統一管理,取消了此前《外國投資法》的諸多限制,進一步開放了市場。
這一年,越南成功加入WTO。加入WTO後,越南的對外經濟獲得絕佳的發展機會。越南提出“擴大對外關係,積極主動融入國際經濟”戰略,鼓勵發展私有經濟。 2007年,越南非國有經濟的增速開始超過國有部門,市場活力開始釋放,私有企業及外商投資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在21世紀頭十年,越南經濟增長保持了6%左右的增速。這個增速,在亞洲國家長期位列前三甲,繼中國、印度之後。 2001年越南人均GDP只有388美元,但2008年已達到1024美元,不到十年便擺脫了低收入國家的帽子。
越南推行政治與經濟改革並進的路線。同一時期,越南的政治革新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十一大之後,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越南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整體增速還能維持在5%以上,也是亞洲增長最強勁的國家之一。
如果從外資對越南總投資金額來看,2018年,日本以85.9億美元居首,韓國以70億美元居次,新加坡第三、50億美元。
今年第一季,越南的FDI外國直接投資有衝到108.4億美元,前五大投資國變成了某國、新加坡、韓國、日本及香港,可以看出來美國對某國家徴關稅之後,某國的製造業大舉遷移到越南。
從過去兩三年的現象來看,如果不是早期鎖定到越南投資,現在受到貿易戰拖累,才想要來尋找新生產基地的企業,恐怕已經來不及了,為了躲避美中貿易戰,廠商移動的速度都很快,從深圳到中越邊境友誼關只有短短1600公里,很多廠商都逃往越南,這條公路已經成為全球最熱的逃亡之路,蘋果已經預告,未來有15%至30%的手機,會在越南製造生產。
一切商業佈局,來自風險管理及危機。地球最大的生意,都離唔開「衣食住行」,製衣,紡織,是每年四萬億美元的生意;0.1%的市場佔有率到不得了,老占當年寫Zara, Gap, HM, Uniqlo, Fast Fashion,柳井正,散步先生,曹其鋒的細行報告,篇篇都是史詩級,篇篇入得教科書。
從這些服裝係企業家的Vietnam佈局,我們聞到些什麼?
今年第一季,越南的FDI外國直接投資有衝到108.4億美元,前五大投資國變成了某國、新加坡、韓國、日本及香港,可以看出來美國對某國家徴關稅之後,某國的製造業大舉遷移到越南。
從過去兩三年的現象來看,如果不是早期鎖定到越南投資,現在受到貿易戰拖累,才想要來尋找新生產基地的企業,恐怕已經來不及了,為了躲避美中貿易戰,廠商移動的速度都很快,從深圳到中越邊境友誼關只有短短1600公里,很多廠商都逃往越南,這條公路已經成為全球最熱的逃亡之路,蘋果已經預告,未來有15%至30%的手機,會在越南製造生產。
一切商業佈局,來自風險管理及危機。地球最大的生意,都離唔開「衣食住行」,製衣,紡織,是每年四萬億美元的生意;0.1%的市場佔有率到不得了,老占當年寫Zara, Gap, HM, Uniqlo, Fast Fashion,柳井正,散步先生,曹其鋒的細行報告,篇篇都是史詩級,篇篇入得教科書。
從這些服裝係企業家的Vietnam佈局,我們聞到些什麼?
1990年,越南人均GDP只有96美元。2017年越南人均GDP達到2300多美元。1990年,人均GDP方面,馬來西亞是越南25倍,菲律賓是越南的8倍。2015年,這個差距大幅度縮小,馬來西亞只有越南的4.6倍,菲律賓只剩越南的1.4倍。
2018中國GDP增速為6.6%,印度為7.4%,而越南高達7.08%。越南的GDP增速超過了中國,成為亞洲增速第二快的國家。最近20年,越南經濟增速都維持在5%以上,成為經濟增長最快的、最穩定的新興國家之一。
今年2月19日,越南總理阮春福視察越南計劃投資部時,提出了越南2045年的國家願景,即在獨立100週年之際,越南發展成為高收入發達國家。如今,越南人均GDP不過是中國的四分之一,但若以當前的增速,再過10多年,越南的人均GDP將達到現在中國的水平。
預計,越南超越亞洲四小虎(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已無太大懸念。那麼,它到底有多大的想像空間?能否成為下一個深圳?能否如越南領導人所願在其國家獨立百年之際,成為令人側目的發達國家?
這些年,越南,逐漸進入了世界的視線。
2019年前4月,越南外貿進出口總額1546億美元,越南的手機出口總額已占到全球份額的1/10,全球每10台手機就有一台是“越南製造”。
1990年,越南人均GDP只有96美元。 2017年越南人均GDP達到2300多美元。 1990年,人均GDP方面,馬來西亞是越南25倍,菲律賓是越南的8倍。 2015年,這個差距大幅度縮小,馬來西亞只有越南的4.6倍,菲律賓只剩越南的1.4倍。
2018中國GDP增速為6.6%,印度為7.4%,而越南高達7.08%。越南的GDP增速超過了中國,成為亞洲增速第二快的國家。最近20年,越南經濟增速都維持在5%以上,成為經濟增長最快的、最穩定的新興國家之一。
今年2月19日,越南總理阮春福視察越南計劃投資部時,提出了越南2045年的國家願景,即在獨立100週年之際,越南發展成為高收入發達國家。
阮春福將越南的總體願景分為兩個戰略步驟:第一步,到2030年,實現人均收入18000美元,使越南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第二步,爭取到2045年國家獨立100週年之際,將越南建設成一個富強、繁榮、穩定的發達國家。
越南總理阮春福提出這一目標時,正值“金特會”之際,越南抓住了機會向世界展示了他們改革開放與快速發展的前景。
不管從國家情感還是國家戰略的角度,越南若崛起,甚至躍升為發達國家,中國或許不太好接受。但是,這個曾經一直飽受戰亂之苦的東南亞國家,如今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其經濟增長就像井噴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在全球化大回潮的時代,越南持續對外開放,積極融入國際秩序,他們正在利用中美關係的特殊時期,獲取全球產業大轉移的外溢紅利,製造業及外向型經濟快速增長。
2018年,越南GDP總量為2425億美元,但若以當前的增速,再過10多年,越南的人均GDP將達到現在中國的水平。
預計,越南超越亞洲四小虎(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已無太大懸念。那麼,它到底有多大的想像空間?能否成為一個渴望融入國際秩序的國家?
越南,這個國家,我們對它既熟悉又陌生。
歷史上越南北部長期以來是中國的領土。 968年,在中國五代十國混亂時期,越南脫離了中國獨立建國。不過,後來越南依然是中國的藩屬國,採用中國的官僚制度,使用漢字以及漢人習俗。
晚清時期,清政府四面受敵、無暇顧及,與法國簽訂條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從此越南淪為法國的殖民地。
二戰期間,越南被日本佔領。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胡志明發動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獨立。但是,同年,法國再次入侵越南,不願放棄對越殖民統治。此後,越南與法國展開了長達9年的戰爭。
1954年,“奠邊府戰役”後,戰爭終於結束了,越南南方由法國統治,後成立南越政府。
1965年,越南捲入冷戰最前沿的代理人戰爭。美國支持南越,與蘇聯支持的北越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
戰爭持續了將近十年,1975年5月,美國徹底放棄了在越利益,南越得以解放。次年,越南正式全國統一,定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越南,長期飽受戰亂之苦,在大國之間周旋卻屢屢掉進火坑。到了80年代,越南總算獲得比較獨立自主的發展機會。
1986年12月,越六大召開,正式提出革新開放的國策,主張發展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政策。
但是,最初十年,越南的革新開放之路,並沒有中國這麼順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後期以及整個九十年代,越南高層就發展路線鬥爭激烈,改革推進緩慢且反复,國內通貨膨脹率一直居高不下,經濟增長緩慢。
整個90年代,被越南稱為“保衛社會主義的十年”,經濟發展受意識形態及政治博弈牽絆。
不過這十年,越南依然在市場化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嘗試。
越南打破了計劃經濟的產銷指令,促使國有企業轉變成為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取消了價格管制,採取商品市場定價;允許私營銀行、股份制銀行與國有銀行共同發展;將農業土地讓渡給農民,促進土地私有化。
2001年4月越九大召開,農德孟取代黎可漂當選為中央總書記。這是一個關鍵轉折點。
農德孟放棄了以前的錯誤政策,採取政治與經濟協同改革、同步推進的政策,加大了政治革新,加強了民主監督,將國家的重心撥回到經濟發展上。
所以,越南的發展相對滯後,其真正革新開放以及經濟增長,是從農德孟時期開始的。而這一年,中國正式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農德孟執政這十年,越南的經濟戰略是發展外向型經濟。越南確定了三大外交目標:積極融入國際秩序、發展大國關係和發展周邊關係。
成功而實用的外交政策,是越南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外向型經濟是很多小國發展的重要策略,本質上是藉著全球化浪潮,獲得國際貿易、產業轉移的全球化紅利。泰國、墨西哥、菲律賓、中國台灣、香港都曾經獲益匪淺,如今越南也不例外。
在冷戰時期,越南與東盟國家長期對立。蘇聯倒台之後,越南調轉了外交政策,積極融入東盟,並於1995年成功加入東盟。這為其發展周邊關係破除了障礙。
此後,越南與美國實現關係正常化,其國際處境可謂歷史空前的開闊與友好。 1998 年加入 APEC,成為越南融入國際社會的重要轉折點。
進入21世紀之後,越南積極融入全球自由貿易市場,先後與其他國家之間簽署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尤其是與歐盟、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之間均簽署了FTA。一系列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表明越南對外開放的決心,同時也倒逼越南加快內部改革。
2006年,越南出台了《投資法》,宣布對國內與外商投資實施統一管理,取消了此前《外國投資法》的諸多限制,進一步開放了市場。
這一年,越南成功加入WTO。加入WTO後,越南的對外經濟獲得絕佳的發展機會。越南提出“擴大對外關係,積極主動融入國際經濟”戰略,鼓勵發展私有經濟。 2007年,越南非國有經濟的增速開始超過國有部門,市場活力開始釋放,私有企業及外商投資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在21世紀頭十年,越南經濟增長保持了6%左右的增速。這個增速,在亞洲國家長期位列前三甲,繼中國、印度之後。 2001年越南人均GDP只有388美元,但2008年已達到1024美元,不到十年便擺脫了低收入國家的帽子。
越南推行政治與經濟改革並進的路線。同一時期,越南的政治革新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十一大之後,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越南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整體增速還能維持在5%以上,也是亞洲增長最強勁的國家之一。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