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無人能及索羅斯
正所謂: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心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人生的道路上,選擇與誰同行,比終點更重要。
國破家亡,書生淡定,傲骨嶙峋,不願屈就,反應在一分傲骨與一種責任。每位普通香港人都有著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和智慧學識,並且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真理的誠實追求,對自我的謙遜反省、至誠篤信,毅然隱世,氣節彰然。
投資最需要的是深植行業、企業及市場的卓越研究能力和強大自我約束的投資初心。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在不斷的市場詰問和自我拷問中,不隨波逐流,找到最好的項目,做時間的朋友,這是對投資最好的詮釋之一。
89歲的對沖基金產業之父索羅斯2018年被英國《金融時報》選為年度風雲人物,他是永遠的鬥士,他一生追求自由民主的信念不變。他不像法國的黃背心,他有厚厚的支票簿和廣大的自由議程,永不放棄。他也不像美國前國務卿,老狐狸基辛格的世界改變須從上而下的理論,他的理念是若把種子基金提供給有好想法的人,這些想法便可燎原、改變世界。
投資就是投人,人才是永遠是不需要退出的投資。投資人,是為了更少的決策。就是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風險投資很多是需要Exit的,投資人是不需要退出的。
他透過慈善對抗極權主義、種族歧視;他長期投身推廣開放人權與新聞自由,激怒了極權政府,連Facebook都加入了散播假消息行動,出錢找人做研究要醜化索羅斯。他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事,亦不會停止發揮良善的影響力。
人們往往感慨,投資最貴的不是錢,而是時間。願意付出更多的時間去研究,去持有,去陪伴成長,這種長期堅持和信賴,來源於充分的理性判斷和風險認知,以及發自內心的勇氣和誠實。
財富的意義遠不止於物質和金錢,而是代表著沉甸甸的道義和責任。既然我們的財富來自於社會,就要善用這些財富服務和回饋社會。從小處講,這是知識與財富之間的良性循環;從大處看,這是為了讓個人價值與造福人類的終極目標相一致。
贈人嬌蘭,手有餘香。
索羅斯認為,世界此刻處在一個革命性的發酵狀態,他也不隱諱歐洲頹勢畢露,好比蘇聯走下坡時期,只是歐盟布魯塞爾官僚還未醒悟。
晚年的索羅斯關照的是身後事。他的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 Society Foundations原訂在他人生結束時畫下句號,去年他將180億美元從家族轉移到開放基金會。根據2019《Forbes》統計,索羅斯的財富83億美元,他的慈善事業也需後繼有人(交給兒子)。索羅斯說:「我們為原則而戰,不計結果輸贏。」事後又追加一句:「不過我不想輸太多。」
他說:「歐盟是有遠見之士所建立,知道弱點在哪裡,但他們相信時刻到時,政治會願意採取向前的一步。」而如今,歐盟握在憲法律師手裡,他們找到法律漏洞,讓本來簡單的事變得扭曲。
索羅斯出生在匈牙利的猶太家庭,1944年,他14歲時納粹入侵匈牙利。55萬猶太人死於納粹占領,索羅斯因有一張假身分證件而得以保命。他的父親是律師,在父親授意下家庭分散,索羅斯被送到一位農業官員家中居住,假裝是他的養子,陪這位官員去清點被沒收的猶太資產。這段非他所能掌控的經驗,讓他一生難逃這個陰影,也因此有人惡意指控他和納粹合作。
在英國完成學業後,索羅斯在英國置產。在英國人的心目中,他是1992年與英鎊對作而「擊倒英格蘭銀行」的人;幾十年之後,他因反對脫歐、出錢支持推動英國第二次公投的Best of Britain組織。
跨行業、跨界、跨專業的思考是非常必要的。保持好奇心對年輕人來說非常重要。世界永恆不變的只有變化本身,變化催生創新,所以我們應著眼於變化。只有始終保持著好奇心,不斷地迎接、擁抱創新,才能形成一種善意的價值創造,形成讓蛋糕更大、開放共贏的局面。
新的產業時代最根本的還是需要依靠科技來驅動,需要真正的科學上的創新,尤其是互聯網。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下,人才也需要多方面的知識儲備,僅有商業管理或是金融經濟方面的知識是不夠的。
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為年輕人培養打開了更具想像的創新空間。投身Fintech和互聯網金融創新,不一定都是技術背景的同學才有機會,藝術、人文等社會學科的人才同樣大有作為。
幾年前索羅斯去緬甸羅興亞人居留區訪問,喚起他童年受迫害的回憶,索羅斯總是用心聆聽,總是在思考,想去搞懂新的世界脫序現像是怎麼一回事。他謙虛地說自己是失敗的哲學家。
談起近幾十年,他說:「早年歷史站在我們這一邊,那時開放社會非常成功,取得上風;但歷史的航向改了,這是我想瞭解的問題─是什麼因素讓閉鎖社會占了上風。」
通過這些年的實踐,我們深刻意識到,教育是對人生最重要、最明智的投資。我希望用創新的方式宣導普惠投資者教育,以此在社會轉型的過程中承擔責任、創造價值。
好的平臺可以塑造一個人的氣質與格局;與傑出領袖直接對話,則可以提升一個人的境界與視野。我們應當考慮的是:如何與高品質的人花夠時間,做一些高品質的事情。賺錢只屬於自然而然的結果的一部分。
人生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找一班妳喜歡的、真正有理想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珍惜你身邊的人,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說再見。明天之後,今晚之後,妳我她就可能被殺,被跳樓。
在人生的道路上,選擇與誰同行,比要去的遠方更重要。
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在投資方面,我們喜歡投資想做大刁的企業家;在教育方面,我們喜歡與具有偉大格局觀的企業家共同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指只要好好做自己的事,成功自會找上門來。
這段時間,和日本、台灣、倫敦、香港、紐約的各位董事討論過2020之後的五年計劃,大家都認為要打造一個「自己友經濟圈」,有些同學叫這些是「黃絲經濟圈」,但任何顏色都不存在全球化的條件。只有存在普世價值、正向思維、破壞性創新、板塊轉移的企業經營模式才能獨立於邪惡軸心國打造出來的邪惡經濟圈。
假新聞如此發達,人與人之間比過去更加撕裂,文革2.0重臨,同學們需要可以信任的企業,瞭解客戶痛點,用戶共創內容,打造成一個有遠見的經濟體系,就是我們的「同學經濟圈」。
如果我們只想自己,就不能夠行到今天,也不可能與人連結,如果我們想為他人增加價值,就必須把同學放在心中,忘掉自己,才能連結。
投資人生,就要成為贏家,最大的敵人就是妳自己,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人才,而非市場各種市場工具。
本年度最後一次招生,英國時間十一月三日上午九時開始,PM Only。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