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投行 —— 人均年薪400萬的PAG太盟投資
單偉建領導的太盟投資作為亞洲小黑石,以瞄準時機抄底受壓資產獲利的狩獵者風格著稱。近年,其在日本市場表現活躍,不僅抄底不動產,在私募股權市場亦有諸多佈局。
在不動產領域,伴隨日本房地產市場向存量時代演進,太盟投資的戰略重心向日本轉移,但其投資的項目類型分散,涉及辦公樓、購物中心、房地產基金等,並主推並購—增值—退出模式。
太盟投資的PE/VC板塊則主打 “並購 + 創投” 模式。其公開可追溯的17個並購類專案,主要抄底瀕危企業,退出率超過40%,其中,一個專案回報超過10倍,兩個專案回報在一倍以上,其餘3個專案帳面浮盈最高不過12%,匯量科技和樂信僅獲得債券級收益回報。此外還有巨額浮虧的項目。
其創投專案多集中于金融服務、汽車出行及醫藥健康等行業,目前,僅榮昌生物、康寧傑瑞部分退出,金融服務領域的多個專案浮虧,在汽車服務市場的專案也多回報不佳。其在互聯網紅利尾聲之際大手筆佈局互聯網專案,而硬科技類專案較少,或影響其戰績。
2024年國內最受矚目的狩獵者,非火中取栗的太盟投資(PAG)聯合創始人單偉建莫屬。
他從前首富王健林手中,拿走了珠海萬達商管的控制權,完成了中國私募股權市場近4年最大的一筆交易。
太盟投資與珠海萬達商管,結緣於2021年8月。當時,珠海萬達商管以21.17%的股份,換取了太盟投資、中信資本、螞蟻金服等22家機構的380億元投資,並承諾於2023年底上市。其中,太盟投資出資28億美元,占比近半。這也是其迄今在中國市場最大的一筆投資。
此後,珠海萬達商管四度遞表IPO,均以失敗告終。按照對賭協定,投資機構中的碧桂園(02007.HK)於2023年12月選擇退出,太盟投資則決定加碼。
2024年3月30日,其牽頭聯合中信資本、Ares Management旗下基金、阿布達比投資局(ADIA)旗下全資子公司Platinum Peony、穆巴達拉投資公司(Mubadala)簽署投資協定,再投600億元,成立大連新達盟,作為新的持股平臺控制珠海萬達商管。
從某種意義上說,太盟投資借中國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大連萬達商管債務困境、珠海萬達商管IPO對賭失敗之機,抄底了全球最大的商業地產管理公司。
近年,太盟投資在中國市場表現活躍,不僅頻繁抄底不動產,在私募股權市場亦有諸多佈局。
7月12日,有消息稱,太盟投資正醞釀募集一隻30億元規模的人民幣基金。加碼國內的太盟投資,其投資風格與戰績無疑值得探究。
單偉建為聯合創始人,員工人均薪酬開支約400萬元
20年前,單偉建就是資本市場的風雲人物。
他1979年畢業於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語專業,之後相繼獲得三藩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碩士與工商管理博士學位,曾師從美國現任財政部長耶倫。
畢業後,他進入世界銀行,很快又轉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執教,1993年起擔任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1998年加入TPG Capital(前身為新橋資本),擔任執行合夥人,期間因主導了新橋資本收購韓國第一銀行、入主深發展等重大交易,在亞洲市場聲名雀起。
早前,單偉建曾擔任中銀香港(02388.HK)、招商銀行(600036/03968.HK)、豐益國際(F34.SI)的獨立非執行董事。2022年3月至今,他擔任阿裡巴巴(09988.HK/BABA.N)的獨立非執行董事。
2010年,他與Chris Gradel、Jon-Paul Toppino聯合創立了PAG太盟投資,並擔任執行董事兼董事會執行主席。
太盟投資如今為全球近300家機構管理超過500億美元的資產。截至2021年12月末,其在信貸及市場、私市股權、不動產三大業務領域的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分別為210億、170億和90億美元,總回報率(各策略部門成立以來至2021年12月末包括所有基金在內的毛內部收益率)分別為約20%、26%和25%。
2022年3月,太盟投資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此外,PAGH LLP持有太盟投資A類股份,其執行合夥人為PAGH
Limited,其他合夥人為公司的創始人、高管及員工。黑石集團(BX.N)通過Pegasus LP,持有太盟投資17.6%的股權(以最高4.9%的投票權益為限),為其第三大股東。
2018年,黑石集團對其投資了4億美元。
太盟投資的收入主要來自為投資基金提供管理、顧問、諮詢、資產及行政服務等。2019—2021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4.36億、6.38億和7.37億美元,其中,管理費收入分別占71%、55%和54%。同期,其淨利潤分別為1.77億、2.62億和3.05億美元。
太盟投資在全球12個主要辦事處共有577名員工。2019—2021年,其員工福利及開支分別為1.96億、3.08億、3.59億美元,按照2021年資料折算,人均薪酬福利開支約400萬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