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資 ---- 7-11會不會賣呢


一紙併購要約讓零售業熱鬧起來。

819日,7-11便利商店的母公司Seven&I Holdings收到初步收購要約,來自加拿大的便利商店營運商Alimentation Couche-Tard

7-11母公司表示,已經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來審查這項提議,但目前董事會尚未就是否接受該要約做出決定。不過收購消息一出,Seven&I Holdings的股票價格應聲上漲了近23%,創下該公司史上單日最大漲幅,市值達到了約380億美元(約2,713.2億元)。

這與先前Couche-Tard計畫收購家樂福的劇本如出一轍。 2021Couche-Tard曾報價150億美元收購法國超市品牌家樂福,家樂福股價當天便應聲上漲11%,只不過這筆交易最終因為法國政府的干預,以失敗告終。這次Couche-Tard捲土重來,手筆依然不小,盯上了全球最大的連鎖便利商店7-11

誕生於美國,發展壯大於日本

7-11其實是源自美國的品牌。

1927年,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成立了一家“南方大陸製冰公司”,主要業務是零售冰品、牛奶和雞蛋。

當時由於電冰箱當時並未普及,冰塊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為了改善顧客服務,公司決定每天營業16個小時,並根據顧客需求開始銷售牛奶、雞蛋等生活用品,這標誌著便利商店的初步形成。

1946年,為了突顯其從早上7點到晚上11點的營業時間,該公司正式更名為7-Eleven,這標誌著現代便利商店模式的開始。到了1964年,7-11開始實施全天24小時營業,進一步確立了其在零售服務業的便利性定位。

1970年代,日本國內經濟快速發展,消費需求激增,因為商超、門市管理一團亂,離人們理想中的便利生活仍有很大差距。

這裡需要提到影響7-11發展乃至全球零售業的關鍵人物——鈴木敏文,他本來是一位圖書編輯,30歲時,靠著此前工作攢下的銷售知識以及朋友的推薦,他加入了日本的零售公司-伊藤洋華堂。

這裡插一句題外話,20多年前在北京爆火的華堂商場,就是伊藤洋華堂在國內成立的合資企業,成都伊藤洋華堂也曾是春熙路的標誌性購物中心。唏噓的是,北京的華堂商場已經接連閉店,成都的春熙路店也已經停止營業。

說回鈴木敏文。

1973年,一次赴美學習考察的機會,他接觸到了美國的7-11,並發現了這個便利商店模式的競爭優勢,希望將這種新型的便利商店模式引入日本,在無數次的爭取後,他終於說服了董事會。同年11月,伊藤洋華堂獲得了「美國7-11便利連鎖集團」在日本的地域特許經營權。

為了適應日本本土文化,鈴木敏文改良了7-11。將在美國販售的熱狗、三明治、薯條等快餐,改良成了更適應日本居民飲食習慣的:關東煮、油炸小吃、便當、飯糰等食品。


1991
年,伊藤洋華堂購買了美國南方公司73%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 2005年,伊藤洋華堂成立了新控股公司Seven&I Holdings,統一管理旗下的多個品牌,包括7-11,至此7-11正式成為日本公司。

可見,7-11起源於美國,發展壯大在日本,許多現在看來都不過時的服務理念,都是在引進日本的創新。從1974年在東京開辦的第一間便利商店算起,在半世紀時光中,7-11已經在全球開設8.5萬家便利商店。

此外,7-111992年,它就瞄準了中國市場,並逐漸形成了華南、華北和華東三大市場板塊。只是參考不少日本企業在國內的經驗來看,保持持續的創新能力和有效的本土化經營策略,是不斷適應快速變化的國內零售市場的關鍵,對於這點,經歷過在國內的爆火和落寞,伊藤洋華堂應該經驗不少。

世界上只有兩家便利商店,7-11和其它

在零售圈一直廣為流傳著一句話:世界上只有兩家便利商店,7-11和其它便利商店,從中足以見得7-11在全球市場的地位。

2016年,7-11的銷售額和利潤額都排在全球產業第一位,它的零售總額是2,677億元,利潤達到144億元,日本的母公司人均利潤大於120萬,毛利達到92% ,超過了阿里巴巴。

而總結起來7-11成功的秘籍,鈴木敏文認為有四個原則:商品齊全,鮮度管理,清潔維護,親切服務。

例如7-11門市面積僅在100110平米左右,卻能容納29003000SKU,整體商品毛利在32%左右。其中自營品牌加工食品是7-11毛利率最高的品類,接近40%,其次是速食約36%,非食品品類是毛利最低的商品僅20%

當然,鈴木敏文的四大原則是針對便利商店營運而言,可實際上7-11不僅是一家便利商店,更是一個具有網路基因的共享經濟平台,整個共享經濟體的從業人員總數超過40萬人的規模,其中在加盟店工作的超過30多萬人,服務工廠、物流配送的人員10多萬人。

這是因為,7-11基本上沒有直營店,也沒有一個工廠和配送中心是自己的,母公司的員工數更是沒有超過1萬人,也就是說一個價值380億美元的公司,是靠不足萬人撐起來的。

接下來就是7-11真正厲害之處了。

上文提到大多數7-11門店經營者是散落在各個社區黃金地段的夫妻店,這些夫妻店大多有一個通病——沒有流量,沒有爆品,根本賺不到錢。

7-11所做的就是打造一個管理賦能體系,幫助夫妻店運作。為此,7-11總結了自己在一系列營運方式上開設門市的經驗,還在全球培訓了2500名門市營運培訓師,每人負責10家門市,幫助門市解決營運問題,尤其是產品開發。

據悉,7-11有一支商品研究團隊,就是研究更具性價比的自營產品,如著名的便當和關東煮。同時基於線下的數據回饋,711也建立了自己的爆品庫,讓顧客在5分鐘內都能產生有效的購買,提升夫妻店的賺錢能力。

與傳統加盟店不同的是,7-11除了收取加盟費,還有一套收入分成的商業模式,例如夫妻店加入7-117-11保證該店每個月能賺2萬,2萬元以上雙方平分。總之,7-11在全球實現了迅速擴張,並做到了持續穩定的經營。

會否誕生全球零售巨無霸?



2019
年,7-11步入了變革之路,母公司Seven&I控股宣布:2022年前,全球的7-11將裁員4000人,關閉或遷移約1000家門市、還將廢除部分門市的「24小時營業制」及實質降價,以此緩解勞力短缺問題、削減人力成本及攬回流失的顧客。

如今動盪仍在繼續。

今年4月,Seven&I控股發布聲明稱,在維持7-11與超市品牌在食品開發方面合作的同時,將推動主營的便利商店業務與營運分離。另外就是加強以7-11為核心的便利商店業務,將伊藤洋華堂等旗下超市等表現不佳的品牌剝離或分拆上市。截至今年2月的年度財報顯示,伊藤洋華堂業績連續4年虧損,經營狀況不容樂觀。

再看這次的收購方,作為加拿大的零售巨頭,Alimentation Couche-Tard也是全球領先的便利店運營方之一,旗下有數萬家便利店,從1980年開設第一家便利店以來,Couche- Tard正是透過不斷併購做大做強的,目前在加拿大上市,市值約580億美元。

對於Alimentation Couche-Tard來講,如果收購成功,這將標誌著它在全球便利商店行業中的進一步擴張,尤其是擴大其在亞洲的業務區域和門市網絡。畢竟Seven&I2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85,000家便利商店,並計劃到2030年在30個國家和地區擴張到十萬家門市。

當然就如同收購家樂福時一樣,這筆收購也可能會面臨來自北美競爭監管機構的挑戰,因為根據CSP2024年美國連鎖便利商店門市數量排名,7-11Alimentation Couche-Tard分列一二名,它們在北美市場擁有近五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同時,最新財報顯示,截至4月,Alimentation Couche-Tard財年銷售額為692億美元,與同樣以便利商店為核心業務的Seven&I的銷售額大致相同。 Seven&I截至2月的財年銷售額約為11兆日圓。

也就是說,兩家公司合併後的銷售額將達到20兆日圓,約合1,350億美元,可望打造出以便利商店為核心業務的全球最大零售集團之一。

兩家合作的一個細節是,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以外的第一家7-11便利商店,就是開在加拿大了。

隨著事件的發酵,一些攸關交易的細節也開始浮現。 Alimentation Couche-Tard計畫收購Seven&I全部流通股,目前Seven&I的市值超過380億美元。知情人士透露,數月來,Seven&I一直在與摩根士丹利等銀行顧問合作,以應對日益加劇的外國收購「威脅」。

上述人士還稱,Alimentation Couche-Tard多年來一直在關注Seven&I,過去兩年間曾斷斷續續地進行接觸,試圖開啟「友好的」交易談判。另外,Alimentation Couche-Tard的舉動也可能吸引其他競購者,包括一些PE機構。


Alimentation Couche-Tard選擇當下發起這筆併購,或許與以下兩件事有關:

其一,7-11的掌門人、全球零售業的靈魂人物伊藤雅俊於去年去世,他之前是Seven&I的最大股東。

其二,日本去年對併購指南進行了重大修訂。新措辭強烈鼓勵公司在董事會層面認真考慮任何「善意」的要約,而按照以往,大多數日本公司往往會拒絕外國收購要約,即使這樣做會損害股東的利益。




不過未來的走向還很不好說,一筆數百億美元的併購交易,可能會有不少“煙幕彈”,Alimentation Couche-Tard是否真的想買還猶未可知,畢竟在消息傳出的同一時間,Alimentation Couche-Tard也表示,已同意從連鎖超市Giant Eagle手中收購美國地區約270家便利商店和加油站。

7-11會不會賣呢?

有分析認為,在當下日元疲軟的背景下,如果收購價格超過7萬億日元(約476億美元)就是一個很難拒絕的好價,但問題是,根據Alimentation Couche-Tard的資產負債表來看,它很難支付如此規模的現金報價。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