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 —— 東盟四國榴蓮戰,泰馬老越誰是贏家
夏季榴蓮市場需求激增,市場競爭尤為激烈,泰國與越南競相成為該季節榴蓮出口中國的領頭羊。與此同時,馬來西亞也傳來喜訊,其首批新鮮榴蓮正式啓運中國,這一里程碑事件標誌著馬來西亞榴蓮正式邁入對華出口的新紀元,為兩國間的水果貿易合作開啓了全新篇章。
此外,老撾在積極尋求拓展中國市場,特別是在榴蓮貿易領域的合作機遇。該國正加大力度探索如何更有效地進入並佔領中國榴蓮市場,通過加強貿易往來與合作,力求在未來實現貿易關係進一步擴大與深化。
東盟四國榴蓮戰,泰馬老越誰是贏家?
今年以來,東南亞榴蓮出口國對中國市場的爭奪戰如火如荼。先有越南冷凍榴蓮異軍突起,後有馬來西亞新鮮榴蓮強勢入局,再到老撾榴蓮出口商探索機遇。相比之下,泰國榴蓮正面臨嚴峻挑戰,激烈的競爭似乎動搖了其在中國市場的“霸主”地位。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榴蓮消費國,泰國對華新鮮榴蓮出口繼今年早些時候下滑後,在第二季度出現反彈。這一變化歸因於榴蓮季節性產量激增和長久以來的優質聲譽。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從泰國進口的榴蓮價值近26.7億美元,佔榴蓮進口總量的75%,較2024年第一季度的42.5%有顯著提高,環比增長25億美元。2023年,泰國出口中國鮮榴蓮增至92.9萬噸,市場份額高達68%,依然保持中國市場第一大榴蓮供應國地位。
第二季度中國榴蓮進口量剩餘的絕大部分由越南佔據。因陸地邊境口岸運輸的成本較低,越南榴蓮在中國的售價有時低於泰國榴蓮。然而,出於質量問題考慮,今年6月中國切斷了33個越南榴蓮出口源。
事實上,自2022年以來,越南新鮮榴蓮出口的快速增長促使種植者以犧牲質量為代價追求出貨量。另一方面,每年第二季度都是泰國榴蓮的重要收穫季節。此前泰國榴蓮在中國市場積攢了長期口碑,而口味的一致性和品牌認知度又為其增添了額外的吸引力。
分析人士強調,泰國在中國消費者中擁有“先發優勢”,成熟的貿易網絡和季節性生產高峰是第二季度市場份額增加的關鍵因素。
越南冷凍榴蓮獲准出口中國
8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越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蘇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共同出席雙方中各部委、行業和地方間合作文件的簽字儀式,雙方簽訂了涵蓋鐵路到中越關於越南冷凍榴蓮、鮮食椰子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等14項合作文件。
該議定書適用於中國-東盟自貿區《貨物貿易協議》,自簽署之日起立即生效。簽署協議後,企業如果已完成手續並符合進口國的檢疫要求,即可進行出口。
據越南果蔬協會秘書長Dang Phuc Nguyen介紹,此前越南冷凍榴蓮主要出口到泰國、美國和歐洲,每年銷售額達數億美元。隨著中國市場大門敞開,榴蓮出口額預計將大幅增加。如果中國市場轉向消費冷凍榴蓮,越南將擁有巨大的競爭優勢。
去年越南出口新鮮榴蓮約50萬噸,總價值達23億美元,其中90%出口到中國。自從越南向中國出口榴蓮以來,中國海關總署已發佈了700多個榴蓮種植區代碼和近200個包裝設施。
越南榴蓮種植面積15.4萬公頃,產量近120萬噸,而且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預計中國市場的開放將帶動今年越南冷凍榴蓮出口額達到4-5億美元,鮮椰子出口額將增加2-3億美元。
中國是越南農產品最大出口市場
近年來中越雙邊貿易快速發展,投資合作成效顯著。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表示,中國是越南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也是越南農產品第一大出口市場,越南的榴蓮、火龍果等深受中國消費者歡迎,中國自越南進口農產品約佔自東盟進口農產品總額的1/5。
2024年上半年,越南果蔬出口總額達33.3億美元,比2023年同期增長24.3%。僅對中國的出口就達21億美元,佔總額的64%。對中國出口榴蓮同比增長46%,達12.2億美元,佔越南榴蓮出口總額的92.4%。
此外,木薯產品的出口表現也十分強勁,2024年上半年出口量達138萬噸,價值約6.30億美元。其中,中國是此類產品的最大市場,出口量達126萬噸,價值5.79億美元,分別佔出口總量的87.88%和出口總值的88.52%。
雖然中國還不是越南咖啡和胡椒的主要市場,但需求正在上升。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從越南進口的咖啡價值飆升至4,128萬美元。
何亞東表示,中方計劃進一步加強與越南的貿易和投資關係,重點關注優質農產品和工業品。兩國還致力於加強供應鏈合作,特別是在工業園區和當地市場。中越將加快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3.0談判,並利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
馬來西亞首批新鮮榴蓮出口中國
8月24日,馬來西亞首批40噸新鮮榴蓮鮮果以包機方式分三批出口至中國。馬來西亞農業及糧食安全部、聯邦農業銷售局和交通部在吉隆坡國際機場舉辦了啓動儀式。
今年是中國和馬來西亞建立外交關係50週年,兩國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馬來西亞農業及糧食安全部關於馬來西亞鮮食榴蓮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馬來西亞鮮食榴蓮獲准進入中國市場。
本次活動是兩國政府部門會同兩國業界,積極落實今年6月中國國務院李強總理訪馬系列經貿成果取得的最新進展,標誌著馬來西亞榴蓮對華出口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2023年,馬來西亞水果出口總額達20億令吉,其中榴蓮佔了56%。貓山王榴蓮是中國知名品牌。黑刺品種因口味更甜、能滿足不同口味而廣受歡迎。這一趨勢促使馬來西亞種植者擴大黑刺榴蓮種植面積。
官方數據顯示去年馬來西亞榴蓮產量達455,458噸,預計2025年將增長11%至 505,853 噸。其中,貓山王佔總產量的36%,而黑刺僅佔1%,甘榜榴蓮佔38%,D24榴蓮佔11%。
老撾探索中國榴蓮市場機遇
8月20日,老撾農業商業協會、老撾榴蓮種植者代表和中國農產品進口商舉行三方會議,老撾榴蓮生產商正在積極探索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此次會議由老撾農業商業協會主席 Bounthieng Latthanavong 主持,重點討論了老撾榴蓮出口到中國的潛力。
Bounthieng表示,迄今為止,老撾政府成功與中國就33余種農產品的貿易進行了談判,標誌著在推動農業成為老撾主要經濟驅動力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老撾榴蓮種植歷史悠久,但各種挑戰阻礙了其作為出口產品的發展。不過,現在的生產工藝更加完善和專業化,為老撾榴蓮在國際市場上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礎。
老撾榴蓮種植者代表 Elavanh Latpakdee 表示,該協會擁有170個果園,佔地 20,000公頃。其中,超過10,000棵榴蓮樹已經開始結果,到2029年預計榴蓮產量達900噸。該協會的目標是種植270,000棵榴蓮樹,產出24,300噸榴蓮,價值超過1.555億美元。
老撾榴蓮種植得到了專業人士的支持,比如種植專家Duangdavone Sulayavongsa,在泰國擁有近20年的榴蓮培育經驗,他相信老撾榴蓮能夠成為重要的出口產品,為越南經濟做出貢獻。
在老撾經營榴蓮農場的中國投資者指出,老撾土壤肥沃,適合種植榴蓮。馬來西亞榴蓮品種與老撾當地品種成功雜交,產出了高品質產品。本次會議還聽取了有意進口老撾農產品的中國企業的意見,進一步凸顯了老撾和中國在榴蓮種植領域擴大貿易關係的潛力。
泰國仍佔據市場主導地位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榴蓮買家,2023年進口量達到140萬噸。榴蓮被許多消費者稱為“水果之王”,被視為美味佳餚,甚至被用作慶祝婚禮等特殊場合的禮物。
中國海南的榴蓮種植仍處於起步階段,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依然不少。例如,榴蓮種苗基本為民間從東南亞引進,質量良莠不齊;其次,民間自發種植,缺少產業規劃;作為外來樹種,海南沒有規模化種植先例,在品種適應性、適栽區域、管理技術等方面尚待探索研究。因此,海南目前的生產規模和發展水平無法與東南亞更為成熟的產業相媲美。
據媒體報道,儘管泰國5月因酷暑和乾旱導致榴蓮樹開裂、收穫季節縮短,榴蓮產量下降,但該國農業部向種植者提供了緊急援助。7月貿易數據顯示,泰國新鮮榴蓮對華出口額為3.63億美元,而越南為2.7億美元,這表明泰國的市場“霸主”地位難以撼動。
2003年,泰國成為首個獲得中國海關總署批准向中國直接出口鮮食榴蓮的國家。根據海關數據,2023年中國進口的142萬噸榴蓮中,65%來自泰國,35%來自越南,菲律賓榴蓮佔比不到1%。
2023年,泰國對華榴蓮出口額上升至37.5億美元,這一數字在2012年僅僅是1.28億美元,相當於十年飆升28倍。基於先發優勢,泰國一直在榴蓮對華貿易中佔據優勢。
隨著中國開放鮮食榴蓮進口範圍,泰越馬老四國的“榴蓮大戰”會更加火爆。中國市場上的榴蓮價格會越來越“卷”。同時,鮮食榴蓮的口感體驗也將為消費者帶來多重選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