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告 —— Charlie Munger 如何理性愉快地渡過一生
我並不認為它們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完美的,但我認為它們之中有許多具有普遍價值,也有許多是「屢試不爽」的道理。
如果你想獲得某樣東西
那就讓自己要配得上它
到底是哪些重要的道理幫助了我呢?我非常幸運,很小的時候就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這是一個十分簡單的道理,是黃金法則。
你們要學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我看來,無論是對律師還是對其他人來說,這都是他們最應該有的精神。總的來說,擁有這種精神的人在生活中能夠贏得許多東西,他們贏得的不止是金錢和名譽。還贏得尊敬,理所當然地贏得與他們打交道的人的信任。能夠贏得別人的信任是非常快樂的事情。
有的時候你們會發現有些徹頭徹尾的惡棍死的時候既富裕又有名,但是周圍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他們死有餘辜。如果教堂里滿是參加葬禮的人,其中大多數人去那裡是為了慶祝這個小子終於死了。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有一個這樣的混蛋死掉了,神父說「有人願意站出來,對死者說點好話嗎?」沒有人站出來,好長時間沒有人站出來,最後有個人站了出來,他說「好吧,他的兄弟更糟糕」。
這不是你們想要得到的下場,以這樣的葬禮告終的生活,不是你們想要的生活。
正確的愛
應該以仰慕為基礎
我很小就明白的第二個道理是,正確的愛應該以仰慕為基礎,而且我們應該去愛那些對我們有教育意義的先賢。我懂得這個道理且一輩子都在實踐它。
薩默賽特 • 毛姆(Somerset Maugham)在他的小說《人性的枷鎖》中描繪的愛是一種病態的愛,那是一種病,如果你們發現自己有這種病,應該趕快把它治好。
有一個道理非常重要,那就是你們必須堅持終身學習。如果不終身學習,你們將不會取得很高的成就。光靠已有的知識,你們在生活中走不了多遠。離開這裡以後,你們還得繼續學習,這樣才能在生活中走得更遠。
就以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公司伯克希爾 • 哈撒韋來說,它的長期大額投資業績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出色的。讓伯克希爾在這一個十年中賺到許多錢的方法,在下一個十年未必還能那麼管用,所以沃倫 • 巴菲特不得不成為一部不斷學習的機器。
層次較低的生活也有同樣的要求,我不斷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過越好,他們不是最聰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奮的,但他們是學習機器。他們每天夜裡睡覺時,都比那天早晨聰明一點點。孩子們,這種習慣對你們很有幫助,特別是在你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的時候。
只有你自己學習了
學習的方法之後
才能有所進步
阿爾弗雷德 • 諾斯 • 懷特海曾經說過一句很正確的話,他說只有當人類「發明瞭發明的方法」之後,人類社會才能快速地發展。他指的是人均 GDP 的巨大增長和其他許多我們今天已經習以為常的好東西。
人類社會在幾百年前才出現了大發展,在那之前,每個世紀的發展幾乎等於零。
人類社會只有發明瞭發明的方法之後才能發展,同樣的道理,你們只有學習了學習的方法之後才能進步。
我非常幸運。在就讀哈佛法學院之前就已經學會了學習的方法。在我這漫長的一生中,沒有什麼比持續學習對我的幫助更大。再拿沃倫巴菲特來說,如果你們拿著計時器觀察他,會發現他醒著的時候有一半時間是在看書。他把剩下的時間大部分用來跟一些非常有才幹的人進行一對一的交談,有時候是打電話,有時候是當面,那些都是他信任且信任他的人。仔細觀察的話,沃倫很像個學究,雖然他在世俗生活中非常成功。
學術界有許多非常有價值的東西。不久之前我就遇到一個例子,我是一家醫院的理事會主席,在工作中接觸到一個叫約瑟夫 • 米拉的醫學研究人員。
這位仁兄是醫學博士,他經過多年的鑽研,成為世界上最精通骨腫瘤病理學的人。他想要傳播這種知識,提高骨癌的治療效果。他是怎麼做的呢?嗯,他決定寫一本教科書,雖然我認為這種教科書最多只能賣幾千冊,但世界各地的癌症治療中心都買了它。
他休了一年假,把所有的 X 光片弄到電腦里,仔細地保存和編排,他每天工作 17 小時,每周工作七天,整整堅持了一年。這也算是休假啊。
假期結束的時候,他寫出了世界上最好的兩本骨癌病理學教科書中的一本。如果你們的價值跟米拉差不多,你們想要獲得多大的成就,就能獲得多大的成就。
不斷學習各學科
最重要的知識點
並不斷實踐它們
另一個對我非常有用的道理是我當年在法學院學到的。那時有位愛開玩笑的教授說:「什麼是法律頭腦?如果有兩件事交織在一起,相互之間有影響,你努力只考慮其中一件,而完全不顧另一件,以為這種思考方式既實用又可行的頭腦就是法律頭腦。」
我知道他是在說反話,他說的那種「法律」方法是很荒唐的。
這給了我很大的啓發,因為它促使我去學習各學科中所有的重要道理,這樣我就不會成為那位教授所描繪的蠢貨。因為真正重要的大道理佔每個學科 95% 的份量,所以對我而言,從所有的學科吸取我所需要的 95% 的知識,並將它們變成我思維習慣的一部分,也不是很難的事情。
當然,掌握了這些道理後,你們必須通過實踐去使用它們。這就像鋼琴演奏家,如果不持續練習,就不可能彈得很好。所以我這輩子不斷地實踐那種跨學科的方法。
這種習慣幫了我很多忙,它讓生活更有樂趣,讓我能做更多的事情,讓我變得更有建設性,讓我變得非常富有,而這無法用天分來解釋。我的思維習慣只要得到正確的實踐,真的很有幫助。
但這種習慣也會帶來危險,因為它太有用了,如果你們使用它,當你們和其他學科的專家(甚至是你們的老闆),能夠輕而易舉地傷害你們。你們會常常發現,原來你們的知識比你老闆更豐富,更能夠解決他所遇到的問題。當他束手無策的時候,你們有時會知道正確的答案。
遇到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你們的正確讓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覺得沒面子,但我還沒有找到避免受這個嚴重問題而傷害的完美方法。
隱藏你的睿智
直到別人發現
儘管我年輕時撲克牌玩得很好,但在我認為我知道的比上級多的時候,我不太擅長掩飾自己的想法,沒有很謹慎地去努力掩飾自己的想法,所以我總是得罪人。
現在人們通常把我當成一個行將就木的沒有惡意的古怪老頭,但在從前,我有過一段很艱難的日子。我建議你們不要學我,最好學會隱藏你們的睿智。
我有個同事,他從法學院畢業時成績是全班第一名,曾在美國最高法院工作過,年輕時當過律師,當時他總是表現出見多識廣的樣子。
有一天,他上級的高級合伙人把他叫進辦公室,對他說:「聽好了,查克,我要向你解釋一些事情,你的工作和職責是讓客戶認為他是房間里最聰明的人。
如果你完成了這項任務之後還有多餘的精力,應該用它來讓你的高級合伙人顯得像是房間里第二聰明的人。只有履行了這兩條義務之後,你才可以表現你自己。」
要擁有跨學科的心態
煉成自己的思維框架
人們必須擁有跨科學的心態,才能高效而成熟地生活。在這裡,我想引用古代最偉大的律師馬爾庫斯西塞羅的一個重要思想。西塞羅有句話很著名,他說,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出生之前發生過什麼事情,在生活中就會像一個無知的孩童。
這個道理非常正確,西塞羅正確地嘲笑了那些愚蠢得對歷史一無所知的人。但如果你們將西塞羅這句話推而廣之,我認為你們應該這麼做 :除了歷史之外,還有許多東西是人們必須瞭解的。
所謂的許多東西就是所有學科的重要思想。但如果你對一種知識死記硬背,以便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種知識對你們不會有太大的幫助。你們必須掌握許多知識,讓它們在你們的頭腦中形成一個思維框架,在隨後的日子里能自動地運用它們。
如果你們能夠做到這一點,我鄭重地向你們保證,總有一天你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意識到:「我已經成為我的同齡人中最有效率的人之一」。與之相反,如果不努力去實踐這種跨科學的方法,你們中的許多最聰明的人只會取得中等成就,甚至生活在陰影中。
要想更好解決問題
嘗試學會逆向思考
我發現的另外一個道理蘊含在麥卡弗雷院長剛才講過的故事中,故事里的鄉下人說:「要知道我會死在哪裡就好啦,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這鄉下人說的話雖然聽起來很荒唐,卻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對於複雜的適應系統以及人類的大腦而言,如果採用逆向思考,問題往往會變得更容易解決。如果你們把問題反過來思考,通常就能夠想得更加清楚。
例如,如果你們想要幫助印度,應該考慮的問題不是「我要怎樣才能幫助印度?」與之相反,你們應該問:「我要怎樣才能損害印度?」你們應該找到能對印度造成最大損害的事情,然後避免去做它。
也許從邏輯上來看兩種方法是一樣的,但那些精通代數的人知道,如果問題很難解決,利用反向證明往往就能迎刃而解。生活的情況跟代數一樣,逆向思考能夠幫助你們解決正面思考無法處理的問題。
讓我現在就來使用一點逆向思考。什麼會讓我們在生活中失敗呢?我們應該避免什麼呢?有些答案很簡單,例如,懶惰和言而無信會讓我們在生活中失敗。
如果你們言而無信,就算有再多的優點,也無法避免悲慘的下場。所以你們應該養成言出必行的習慣,懶惰和言而無信是顯然要避免的。
避免極端的意識形態
相對理性的分析問題
要避免極端的意識形態,因為它會讓人們喪失理智。年輕人特別容易陷入強烈而愚蠢的意識形態中,而且永遠走不出來。當你們宣佈自己是某個類似邪教團體的忠實成員,並開始倡導該團體的意識形態時。這樣你們的頭腦就會壞掉,而且有時候是以驚人的速度壞掉。
我有一條「鐵律」,它幫助我在偏向於支持某種強烈的意識形態時保持清醒。我覺得我沒資格擁有一種觀點,除非我能比我的對手更好地反駁我的立場。
我認為我只有在達到這個境界時才有資格發表意見。
我的做法對大多數人而言,可能太難了,但希望對我來說它永遠不會變得太難。這種別陷入極端意識形態的方法,在生活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們想要成為明智的人,嚴重的意識形態很有可能會導致事與願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