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億美元,KKR再造一個新加坡奢侈品牌王
新加坡億萬富豪沈財福的個人財富估計為16億美元,主要來自其在多元化業務上的投資,包括健康補充劑、商店展示架設備和房地產等。KKR在2018年同意最高投資5億新元購買V3 Brands的少數股權,對其估值17億新元。
今年,沈財福(Ron Sim)執掌的新加坡V3集團(V3 Group)正加快步伐推進Bacha Coffee這一百年摩洛哥品牌和TWG Tea的全球擴張。
在新加坡地標濱海灣金沙酒店(Marina Bay Sands)的購物商城,有一家Bacha Coffee,就夾在Armani和Zara的店鋪之間。
走進這家咖啡館,映入眼簾的是滿牆的方形咖啡豆罐,呈現出一片絢麗的橘紅色。其中最貴的咖啡豆是來自巴西的Paraiso Gold,在Bacha每100克要賣新幣1100元(約840美元)。
顧客可以在這裡品嘗100%阿拉比卡咖啡(店裡有200多種),咬上一口康提乳酪羊角包,同時琢磨要不要再下點血本,買個金屬和玻璃材質的鍍金Sultan咖啡壺,售價新幣3899元。
在Bacha找個位子常常需要排隊,如果你迫不及待想來點兒咖啡因,可以到轉角處的TWG Tea(特威茶)碰碰運氣。這家店被裝潢成了一間英式茶室的樣子,牆上擺滿了黃色茶罐。這裡出售日本的皇家玉露綠茶,每50克的售價是新幣1271元(前提是有貨)。
我們不是一般的咖啡店或茶葉店,沈財福說。他的私人控股公司V3集團擁有並運營這兩大品牌連鎖店。我們打造的是高端品牌。
在打造備受追捧的高端產品方面,沈財福並不是新手。Bacha是他手中眾多品牌的新成員,他推出的產品中最為人熟知的還是豪華且昂貴的Osim按摩椅。
十年前,Osim的門店遍佈東南亞的商場,助他躋身億萬富豪之列。
儘管這項傳統業務自鼎盛時期之後有所下滑,但咖啡因又為他的品牌組合注入了新活力。
如今,沈財福的個人財富估計為16億美元,主要來自他在多元化業務上的投資,包括健康補充劑、商店展示架設備和房地產等。他坐鎮V3集團總部,管理著這些業務。
V3總部坐落在新加坡郊外的產業區,遠離新加坡都會區那些光燦耀目的店面。這位V3的董事長如今癡迷于打造具有廣泛吸引力的品牌,尤其想要吸引年輕和富裕的群體。他想讓這些品牌擴大規模,擴展到其他國家。
兩年前,沈財福留出1億美元用於推動全球擴張。大部分資金已經用於在亞洲、非洲、中東和歐洲開設Bacha門店,目前門店總數已達24家,覆蓋近12個國家和地區。
Bacha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沈財福說。我們準備大幅度提高擴張速度。他計畫到2030年將門店數量增加到100多家,他相信Bacha會產生足夠的現金流為擴張提供資金。
Bacha品牌源自摩洛哥,歷史已逾百年。其靈感源自1910年建造Dar El Bacha宮殿,位於馬拉喀什(Marrakech),曾是當時總督的住所。
二戰後宮殿關閉,直到2017年重新開放為博物館,同年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Mohammed VI)邀請沈財福的摩洛哥裔法國商業夥伴Taha Bouqdib,TWG的聯合創始人,在博物館內開一家咖啡館。
在馬拉喀什原址重建Bacha咖啡廳和精品店(Bacha Coffee Room &
Boutique)時,布科迪確信很多人都會折服於它的魅力。
當我第一次在摩洛哥看到這座宮殿,我就在想,怎樣才能把這座宮殿帶到全世界呢?布科迪說。
這就是我們在每家門店所做的事情——重現這座宮殿的氛圍。馬拉喀什的這家原始門店曾接待過許多著名人物,像是佛蘭克林羅斯福、邱吉爾和查理卓別林。
如今,它繼續吸引著名人光顧,比如去年就迎來了美國籃球傳奇人物Michael Jordan的造訪。
布科迪從管理這座宮殿博物館的摩洛哥國家博物館基金會(National Foundation of
Museums)獲得了全球特許經營權,隨即展開行動。2019年,Bacha的首家海外店鋪在新加坡購物區烏節路(Orchard Road)上的高檔購物中心愛雍(Ion)開業。次年,新冠疫情讓世界停擺,店鋪遭遇虧損。
布科迪向沈財福闡述了Bacha的潛力,成功將他說服。
目前,Bacha的特許經營權主要歸沈財福所有,他沒有披露具體的收購金額,並將Bacha納入集團業務板塊V3 Brands旗下的V3 Gourmet。布科迪持有V3 Gourmet的少數股權,並擔任其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2022年,Bacha在新加坡又開了七家店鋪,其中最大的是咖啡精品店The Arch,面積650平方米,位於樟宜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的免稅區,耗資1000萬美元。
布科迪表示,這家店以及樟宜的另外三家店鋪已經成為遊客趕在出發前採購禮品的熱門選擇。他補充說,零售和分銷占銷售額的70%左右。
在那個時候進行擴張是否是一個冒險之舉?
我從商已經45年,基本上,我們每次經歷危機,都能非常快速地反彈,沈財福回答說。每次發生危機,我都會抓住機會進行修正和整合,然後確保我們能飛速增長。
他的押注收穫了回報。監管備案檔顯示,Bacha在2023年首次實現淨利潤220萬新元,收入達9600萬新元,比上年增長146%。
私募股權公司KKR駐新加坡合夥人兼東南亞地區負責人Prashant Kumar說:我們很高興看到沈財福和他的管理團隊,還有合作夥伴創造出的這一切。
KKR在2018年同意最高投資5億新元購買V3 Brands的少數股權,對其估值17億新元。他的各項美食業務(TWG和Bacha)和 Osim 按摩椅都是了不起的品牌。這些品牌依然十分強大。(沈財福和KKR都不願透露V3 Brands目前的估值)。
新加坡Aletheia Capital的消費者和互聯網研究主管Nirgunan Tiruchelvam也認同,沈財福對Bacha的經營臻於佳境。“他們在口味和包裝上都做得很好,而且他們營造的舊世界奢華氛圍很能引起消費者的共鳴,”他說。“人們願意為此支付溢價。”
沈財福1979年高中輟學後,他成立了一家名為R. Sim Trading的公司,銷售家用電器。幾年後,他將公司更名為Osim——“O”代表地球,sim則是他的姓氏——並專注於按摩椅和其他健康及生活方式設備,吸引了較富裕階層的客戶。他很早就意識到需要在海外發展,因為新加坡這個市場很小,小到外界常管它叫“小紅點”。
四十年來,沈財福為模擬指壓按摩的Osim按摩椅在全球開闢了一塊利基市場,在中國等市場取得了成功,但也遭遇了一次重大挫折。
2000年Osim上市,在IPO中出售了超過25%的股份,當時公司估值僅為7100萬新元。接著,沈財福在2005年上了昂貴而慘痛的一課:Osim與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Temasek)和波士頓私募股權公司J.W. Childs Associates聯手,斥資4.5億美元收購了美國專業零售商 Brookstone。(同年,Osim登上福布斯亞洲中小上市企業榜。)
雖然Osim通過這次收購得以在美國近300家商店銷售椅子,但Brookstone在2014年破產,Osim也因此減記超過1億新元。2016年,沈財福經過深思熟慮,以10億新元的估值將Osim私有化,使其從新加坡交易所退市。之後他將自己的業務整合到V3旗下(V3這個名字代表Vision Three)。
沈財福說,他從Brookstone事件中學到的一課就是不要進行高杠杆收購。
與此同時,他還利用這場危機整合並重塑了按摩椅業務。Osim目前在25個國家近100個城市擁有400多家門店,比20年前收購Brookstone時少了一半左右。沈財福解釋說,Osim優化了門店網路,雖然目前網上銷售約占收入的10%,但Osim仍將保留實體店,以便顧客試用產品。
如今,Osim的頂級按摩躺椅是uDream Pro 5感養身椅,售價10,999 新元,聲稱在中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是市場領導者。近年來,Osim擴大了產品陣容,推出了uDiva按摩沙發和帶按摩功能的電競椅。沈財福說:這是我們與年輕人群建立聯繫的方式。
他補充說,新冠疫情大大促進了銷售。
中國貢獻了Osim按摩椅年銷售額的25%左右。2023年,Osim淨利潤同比下滑56%,降至2840萬新元,收入下降27%,降至3.124億新元。
沈財福仍對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充滿信心,認為它正在經歷的艱難時期只是暫時的。市場對按摩椅的需求依然強勁,根據總部位於新德里的研究公司Markets & Data的資料,到2030年,全球按摩椅行業的銷售額預計將從45億美元增長近一倍,達到87億美元。
不過,沈財福還是對咖啡和茶業務有著更宏偉的規劃。
根據東京研究公司Global Information的資料,咖啡和茶位元列飲料行業增長最快的品類,預計今年的收入將增長6%,達到1260 億美元,到2028年將達到1590億美元。新加坡私募股權公司Peak XV的董事總經理羅希特·阿加瓦爾(Rohit Agarwal)說,咖啡和茶需求的增長也許可以歸因於消費者對健康飲品的興趣日益濃厚。Peak XV投資了印尼的獨角獸咖啡連鎖品牌Kopi Kenangan。
今年8月,Bacha在摩洛哥建成了一座新的咖啡加工廠,規模是新加坡現有工廠的八倍。新工廠耗資超過1000萬美元,占地1000公頃,布科迪稱它可以支持品牌繼續在歐洲和中東擴張,還可以為2025年進入美國市場的計畫提供支持。
今年晚些時候,Bacha將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開設一家1500平方米的店鋪。我們在馬拉喀什的門店也會有法國顧客光臨,布科迪解釋說。
Bacha的姊妹品牌TWG也在蓬勃發展,監管備案檔顯示,2023年,TWG的淨利潤同比增長8%,達到400萬新元,收入躍升63%,達到1.32億新元。沈財福在2011年首次投資TWG,打賭買他按摩椅的顧客應該也會願意買茶葉。
三年後,他得到了這家公司的控制權,還與另一名聯合創始人發生了法律糾紛,最終他贏得了官司。TWG目前在18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79家門店, 而其門店數在2011年還只有10家。沈財福同樣計畫將TWG的門店數量增加到100家。
65歲的沈財福說他不會放慢腳步。我仍然充滿渴望,他說。
我依然在謀求發展。他的三個孩子都參與了公司的業務,正在熟悉門道、積累經驗,為有朝一日接班做準備,但沈財福並沒有近期退休的打算。他打趣說,我退休了要做什麼呢?
他的投資人KKR對他寄予了長期期望。庫馬爾說,Bacha和TWG展現的增長機會讓他們很興奮。他說,我們擁有長期資本,這使我們有機會在週期的恰當時機退出。
沈財福表示,V3目前還沒有上市的計畫。2018年,沈財福以市場波動為由撤回了V3 Brands在香港IPO的計畫,選擇了私募股權交易。四年後,他提交了初步招股說明書,但由於參考估值未達預期,他再次選擇推遲上市。他堅稱,如今他的重點是把業務做大做強。我們所有的品牌都在成長。
沈財福長期投資於房地產,他最引人注目的資產就是通過V3集團旗下的V3 Assets持有的鵬瑞利集團(Perennial Holdings)15%的股份。
他與棕櫚油億萬富豪郭孔豐(Kuook Khoon Hong)以及鵬瑞利執行主席兼CEo 潘錫源(Pua Seck Guan)共同持股這家新加坡房地產開發商。於2020年退市的鵬瑞利是一家私人控股公司,目前正在推進一些大型專案,新加坡的天際線可能會因此改變。
淡馬錫前總部淡馬錫大廈(Temasek Tower)拆除後,集合辦公、酒店和住宅公寓的建築綜合體Skywaters的建設正在快速推進。該專案位於中央商務區萊佛士坊(Raffles Place)邊緣,有63層高,由SOM建築設計事務所(Skidmore, Owings and
Merrill)設計,高305余米,2028年竣工後將成為獅城第一高樓。
Skywaters的效果圖。項目預計在2028年前竣工。
住宅預售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開始。V3的執行主席相信,儘管隨著政府抑制房價上漲,新加坡房地產需求走弱,但該項目仍然會熱銷。“只要經濟增長,我們就不會有問題,”沈財福說。“這就是新加坡房地產的品牌溢價。”
鵬瑞利還準備與億萬富豪黃志祥(Robert Ng)和黃志達(Philip Ng)兄弟控股的遠東機構(Far East Organization)和信和置業(Sino Land)合作,重新開發1973年建成的老建築黃金坊(Golden Mile Complex)。
該合資專案已獲政府批准,將把這一富歷史意義的建築改造成一個多功能的商住綜合體。
與此同時,自去年贏得一份7200萬新元的競標後,鵬瑞利正為它在新加坡的首個老年護理設施做規劃。該專案位於東北郊的實龍崗(Serangoon),借鑒了鵬瑞利在中國運營此類設施的經驗。
我們將繼續加強房地產、醫療、保健、養老和酒店等業務和能力的整合與協同,潘錫源在公司的最新年報中說。鵬瑞利在2023年的淨利潤比上一年增長了兩倍多,達到2900萬新元,收入增長了25%,達到2.01億新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