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底Tesla和Nvidia必須注意這3點


上周科技股遭遇重挫,Nvidia,Tesla都跌到關鍵支撐位置,我們將深入分析抄底Tesla和Nvidia之前你必須知道的三點。

對於Tesla,我們分析有以下三個關鍵因素值得關注:

1. FSD線路圖的重磅發佈


特斯拉近日發佈了2024至2025年FSD(全自動駕駛)開發的最新路線圖,展示了這家電動車巨頭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顯著進展。對於我們美股投資者而言,這則消息就十分的重要。


根據高盛的分析,特斯拉的FSD系統已經帶來了10億到30億美元的收入,到 2030 年,FSD 等軟件的市場機會可能達到每年 100 億至 750 億美元的收入。



這意味著FSD不僅是特斯拉未來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武器,更重要的是,它會直接推動公司的實際營收增長,給股東帶來切實的回報。畢竟,我們投資的,不只是個“未來願景”,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利潤。

接下來我們詳細看看FSD的開發進程。



首先,特斯拉計劃在2024年9月發佈v12.5.2版本。該版本將顯著提升自動駕駛的可靠性,尤其是減少必要的人工干預。預計行駛里程將是之前的三倍。此外,眼動追蹤系統將確保即使駕駛者戴著太陽鏡,車輛也能準確捕捉駕駛者的注意力,進一步提升安全性。在高速公路上,端到端的網絡將優化長途駕駛中的車道變換和超車體驗。同時,v12.5.2版本將支持AI3和AI4硬件平台,使得所有用戶都能享受到這一技術進步。


智能召喚功能也將升級,允許車輛在停車場自動導航到車主身邊。同樣在9月,Cybertruck將新增自動停車功能,這一舉措標誌著特斯拉的電動皮卡在全自動駕駛方面的進一步突破。


到了10月,特斯拉將發佈v13版本,這一版本的推出將進一步提升FSD的行駛能力,人工干預之間的行駛里程將提升至六倍,大幅度邁向全自動化。這樣的技術進展對於美股投資者來說,不僅僅是技術創新的展示,更是特斯拉未來業績的增長點。

展望2025年,特斯拉的FSD系統將在第一季度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增長潛力自然相當可觀。


同年,特斯拉也打算在歐洲推出FSD,雖然歐洲的監管複雜,但如果特斯拉能順利突破這些障礙,憑借歐盟的統一政策,FSD有望在歐洲市場快速鋪開。對於我們這些美股投資者來說,這兩大市場的佈局,意味著特斯拉的增長空間將進一步打開,值得密切關注。


所以從這個路線圖來看,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發展速度可以說是疾速前進。通過OTA(空中下載)更新,特斯拉用戶將能快速獲得這些最新功能,這種效率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也對特斯拉的股價形成了支撐。

2. 特斯拉生產經營的最新進展

從2024年8月起,特斯拉開始對超級充電站的計費方式進行調整,不再把充電量四捨五入,而是按實際的四位小數來算。這意味著大家的充電賬單會更加精確,雖然看起來費用可能會小幅上升。


舉個例子,以前如果你充了30.4567千瓦時,按照每千瓦時0.50美元的價格,你只需付30千瓦時的費用,也就是15美元。但現在新規實施後,你需要為那多出的0.4567千瓦時買單,總共15.23美元。對偶爾充電的車主來說影響不大,但特斯拉每天靠這種精確計費,收入可能增加好幾千美元。


考慮到超級充電站的建設成本很高,從拿到規劃許可到安裝和調試都需要大量資金,特斯拉最近就在紐約市以1800萬美元買下一個停車場,準備建新的充電站。所以這額外收入正好可以幫特斯拉補貼擴建成本。而且更精確的電力計費也讓特斯拉能更好地掌握每輛車的用電量。儘管年初超充團隊有過一些變動,特斯拉在北美的擴展計劃依然在穩步推進。


對於我們這些美股投資者來說,這種精確計費的變化雖然看似小,但從長遠來看,它不僅讓用戶賬單更透明,還能為特斯拉帶來持續的額外收入。這無疑是對特斯拉整體財務健康的一種支持。


然而,也有不利消息傳出。特斯拉的能源部門近期經歷了一些重要人事變動,負責Autobidder自動競價系統的Rohan Ma宣佈將於本週離職。





Autobidder是特斯拉能源管理業務的核心系統之一,幫助公司優化能源的生產和分配。Rohan Ma的離開可能會對特斯拉能源業務的發展帶來一定影響,儘管這對特斯拉整體的股價短期內影響不大,但長期來看,能源部門的人員變動仍值得投資者關注。


3. 德國即將推出的電動車補貼新政


最近,德國的汽車製造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電動車銷售的急劇下滑,迫使德國政府採取行動。據悉,德國政府正計劃重新推出電動車補貼,以應對市場的放緩局面。


德國經濟部長明確指出,汽車製造商和相關供應鏈對於德國經濟至關重要,不僅是就業的主要來源,也是推動區域經濟和技術創新的關鍵力量。


根據德國聯邦汽車管理局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德國汽車總銷量同比下降了27.8%,而電動車銷量更是暴跌了69%。這給德國政府敲響了警鐘,促使其更加關注電動車市場的振興。據我們美股投資網得到的消息,8月德國汽車行業的商業氣候指數降至負24.7點,相較於7月的負18.5點,信心明顯減弱,表明該行業正在經歷嚴重的信任危機。


雖然新的補貼計劃具體細節尚未完全公佈,但已有消息稱,德國計劃為每輛電動車提供約600歐元的補貼。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正在大力推動電動車的普及。一項新的提案顯示,企業購買新電動車時,最高可將車輛價值的40%從稅單中扣除,這一比例將逐年遞減至6%。


同時,享受這一優惠政策的車輛價值上限也從此前的75000歐元提升至95000歐元。預計2024年至2028年期間,這項補貼計劃將使德國政府每年花費約4.65億歐元。




對於美股投資者來說,這一政策變化可能會對全球電動車市場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特斯拉等在歐洲市場佔據一定份額的電動車企業。德國作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其政策動向將直接影響特斯拉在歐洲的業務表現。


如果新的電動車補貼政策順利實施,特斯拉有望在歐洲獲得更大的市場需求,尤其是企業購車需求的增加。此外,柏林超級工廠的運營也將使特斯拉有機會進一步鞏固其在德國市場的地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德國本土的汽車製造商,如大眾和寶馬,可能會在補貼政策下獲得更多支持,進而加劇市場競爭。因此,雖然總體上這些新政對特斯拉構成利好,但特斯拉仍然面臨本土車企帶來的競爭壓力。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