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邱吉爾系列》之二 ---- 君子報仇,三十年未晚


牛津存在顯而易見的階級分層:出身著名公學的上層階級子弟,來自中產階級普通私校畢業生,還有公立學校學生。而某些公學子弟,將公立學校出身的同輩學生稱為Stains (公校撚)

那些人生路不熟的公立學校廢青相比,初到牛津的Boris Johnson早已朋友成群。

當年的他幾乎確信,憑藉他的個人魅力拿下辯論協會主席之位,是件Easy。直到他發現站在他對面的是個頑强的對手,一個公校撚。

這個公校撚叫Neil Sherlock,來自一所公立學校,是家中的第一個大學生,就讀牛津的王牌專業哲學、政治學及經濟學(PPE)。讀此系的仲有英國前首相金馬倫,當年在牛津讀的也是PPE喂,今屆就讀PPE的香港同學Jack,你C兄呀

Neil初到牛津大學時,沒有任何辯論經驗。不過辯論協會每週都會舉辦辯論,還吸引了政壇中的著名人物擔任嘉賓。


Neil在這裡逐漸崛起,並最終成為了協會的財務主管,而同一時期,Boris只是協會的一名秘書。Boris從未預料到像他這樣平民廢青出身的人會成為他的阻礙。

當兩人角逐主席之位一事變得明朗時,Boris陣營顯然想將這次競爭扼殺在搖籃之中,Neil收到了一個靚女的下午茶邀請。她叫Allegra Mostyn-Owen,出身貴族,是校花,當年最漂亮的女生,同時也是Boris女。


她用一種非常優雅的方式,試圖說服Neil不要對抗「她的Boris BB」談話最後,BB也現身了,Neil意識到他們顯然想說服他退出選舉。
  
「一個從未真正參與到辯論協會中的人,憑什麼從秘書一躍成為主席?」Neil這樣回應BorisAllegra。這次下午茶不但沒有讓Neil放棄競選,反而更讓他打定主意他和Boris對抗,而是贏得這場選舉。牛津大學彼時存在顯而易見的階級分層:這場二人之爭,針鋒相對,後來便升級成了一場關於階級鬥爭。這是一次上流社會與中層階級、花花公子和實幹者間的競爭。
  
Boris聽聞Neil四處活動拉票,問他:「你是怎麼完成這一切的?」Neil反問:「Boris,你每天睡多長時間?」「八、九個鐘。」

「這就對了。」「我每天比你多花四小時在競選上,相當於一周比你多用一天時間。」
   
Boris有種伊頓子弟式觀點:自己在競選最高職位,所以理應得到這個最高職位。但對於應該做什麼,他並沒有足夠清楚的認知。最終,即使調動了公學圈關係網,Boris依然以558票比661票被Neil打敗。

不過,Boris Johnson顯然從這次失敗中汲取了經驗,他檢討自己的策略,爭取到了更廣泛人群的支持,在第二次辯論協會主席競選中,以809票比466票的壓倒性優勢打敗了對手。從牛津畢業後,轉眼數十載時光過去。

以一等學位從PPE專業走出來的Neil,如今是PWC的合夥人。 大學畢業後,Boris如願進入媒體行業。他通過家族關係和自己積累的人脈,進入《泰晤士報》,直到1988年因偽造報價而被炒。後來,他依靠背景和自身實力獲得了《Daily Telegraph》的工作。在這裡,他不僅獲得了穩定的發展平臺,而且因為犀利和毒辣的文風,積累了大量人氣。




1989年,Boris Johnson被《每日電訊報》派到歐洲首都布魯塞爾,負責報導歐盟事務,也成為了東歐領域不多的寫手之一。

而從記者轉戰政壇的Boris多年進不去核心權力圈,直到2016年,嗅到當首相機會的Boris一躍而起鼓動脫歐。

但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他對首相之位的第一次衝擊,依然因為非精英階級出身的Michael Cove殺出而失敗。三年後,準備充分、穩紮穩打的姿態再次出擊。2019723日,英國首相大選投票結果出爐:這一次,果然又成功了。

在經過16萬保守黨選民投票後,大獲全勝,成功接替Teresa May當選保守黨新領袖,並同時成為英國首相。由於他一貫的強硬脫歐立場,英國硬脫歐的風險激增,英鎊匯率市場在幾天前早已有反應,目前英鎊匯率9.8,已是過去12個月來的最低水準,唔入貨待何時?

因為不喜歡英國媒體對歐洲共同體(歐盟的前身)過於溫和的態度,Boris調轉筆鋒,專門寫一些聳人聽聞的文章。有人甚至調侃說,他試圖通過自己的文章抓住每一個機會揭穿歐盟的真面目。可以說,Boris Johnson對於要拆歐盟的棚,從那會就開始結下了.... 

這種辣文讓Boris名聲大振,他在回國後立即獲得提拔,後來他又擔任了《Observer》的主編職位。除了擔任編輯,他也努力筆耕,到目前為止,他寫了十多本著作,大多是有關他對英國、歐洲乃至全世界局勢的觀察、剖析和調侃。

每一年,Bill Gates都會在自己的BlogGatesnotes.com)分享他閱讀的好書,並整理成書單推薦給大家。但如果心水清的,會發現為什麼Bill Gates的書單中,幾乎沒有財經管理書?因為,企管財經書會睇壞腦,

雖然財經管理書一直以來都是出版業的主流,但Bill Gates每一年的書單都很少將財經管理書擺入去,他以前曾經接受過訪問,自己開公司這30多年來,從未讀過一本財政管理書,他唯一擁有,經常翻閱,勉強算是這類書籍的只有一本,1920年代美國通用汽車總裁在1964年出版的傳記《我在通用的那些日子》(My years with General Motors)及2014書單中,1969年出版的《Business Adventures》。

Bill Gates
對企管書的鄙視,未嘗不是企業經營者真實的一面,市場中企管書籍這麼多,本本都是New York Times Best Sellers, Amazon五星,邊一本對我真正有用?其實真的是莫衷一是,尤其是大多數被灌輸都是所謂的心靈雞湯,金科玉律,不一定正確,也不一定適用於每一個管理人員,Bill Gates選擇唔讀,其實是有道理。

但作為一個企業經營者,又唔可以一本都唔讀,要讀就讀歷史及經典。


Boris Johnson寫的文章引經據典,可讀性很強,其中《倫敦精神》和《The Churchill Factor》兩部作品更是被翻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多國語言。在《The Churchill Factor》中,Boris Johnson表達了對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崇拜。

在他寫的唯一一本小說中,他描述了主角對單車的偏愛,這很難讓人不想到他自己對自行車的情有獨鍾。也揭示了他有別于傳統英國世家子弟的另一面。

對追求完美的政客來說,與眾不同有時候可能會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但對他來說,這卻成了他獨特魅力的一部分,也為他劍走偏鋒,無厘頭的從政之路埋下了伏筆。(未完)









留言

熱門文章